时间:2024-05-10
武 欣 武 静
(1.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
现今我国乃至世界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每一个科目都更加侧重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工具性、综合性、人文性、应用性、整合性等学科特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计算思维、逻辑思维等,都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目标。
但在传统思想中,人们未能正确区分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常常把课堂的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方面,因此“讲授法”“讲演法”“讲练法”成为现今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见的三种教学方式。这些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重心集中于计算机知识技术,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者,教学效果不佳。
通过观看大量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教学视频,发现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优质课都是以任务活动为主线开展的,教师往往先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随后提出学习方案,最后验证方案。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提升了多种思维能力。经研究与对比,这一教学过程与杜威所提出的“思维五步法——疑难的情境、问题所在、提出假设、推论、验证”教学模式相一致,教师课堂教学虽形式多样,但其过程本质总是沿着思维的五个步骤进行。可见,杜威“思维五步法”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下面将逐步介绍如何将杜威“思维五步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并以笔者听过的一节特级教师所讲的编程教学课程为例,举出每一个教学步骤的具体案例。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版本老旧,且缺乏有效的案例或情境,加之多数教师不会选择适合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设置一个疑难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设置疑难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而且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在设置疑难情境时,要注意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回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这个疑难的情境一定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并且要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教师要注重引导、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小学Scratch编程模块时,首先描绘了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的“2022冬奥会”情境。我国马上就要举办冬奥会了,在冬奥会期间,世界各地的参赛队员与观众朋友都会来到我们国家。在这期间,游客会产生一些垃圾,环境保护便成为比较严峻的问题。为节省人力资源,我国工程师决定在赛场与观众区的每个区域安放一个智能机器人,让智能机器人帮助我们捡拾垃圾。学生很快进入教师描绘的情境,集中注意力,并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产生好奇。
在教师创设疑难的情境之后,要根据情境提出关于本节课知识的实际问题。由于小学普遍在3—6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具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极强,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多呈现分级化,因此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抓住本节课教学重点与难点,要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学习。同时,提出的问题要与前面所学内容相关联,让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与经验去解决问题。
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冬奥会机器人捡拾垃圾”的情境后,教师拿出了一个小型机器人,展示给同学们看,并提出了实际问题:“机器人捡拾垃圾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如果你是工程师,你想给机器人编写什么样的程序让它主动去帮助人们捡拾垃圾?”由于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编程基础知识,对于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编程经验,不会感到特别困难。
信息技术不像数学语文一样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的综合性与人文性提倡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提出假设环节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假设方案。在学生讨论假设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拨,可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而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教师分好小组,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并记录下每个同学所提出的“机器人捡拾垃圾程序编写”假设方案。学生讨论非常积极。在讨论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问题解决方案,发散学生的编程思维。
信息技术学习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假设方案,这时候就要对这些假设进行推论,判断哪些方案正确,哪些方案错误,哪些方案可以解决提出的问题等。此过程可以提升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在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判断。推论环节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学生对各种方案做出判断后,教师要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判断、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与判断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各组讨论分享“机器人捡拾垃圾程序编写”的假设方案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逐步分析各种假设,并推断出哪一个程序能够让机器人实现捡拾垃圾的动作,哪一个程序最简单,哪一个程序最优化。
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验证假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编程模块的教学中。有时学生能够将具体的操作步骤用笔和纸写出来或者说出来,但是没有经过实际操作,在上机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时就要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所学,自己主动去验证自己前面所提出的假设,只有在学生亲自验证时,他们的记忆才能更加深刻,对知识、操作、步骤的理解才能更深入。在学生一次次验证与试错后,最终得出最优质的方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此外,在所有学生都完成验证这一环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回顾、归纳与总结,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能够让整节课或这个阶段所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更加系统化。
例如,学生在心中对各种程序有了大致的推断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上机操作,利用计算机与小型机器人相连接,并在Scratch编程软件上拼接程序,自主验证推论。对于存在问题的程序,在软件上尝试进行修改,修改后继续验证是否改对。这样一次次试验、一次次修改,学生对机器人捡拾垃圾这个程序算法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综上所述,现今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愈发受到重视,采用何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思维五步法”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现自我驱动,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先进教学策略,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但如何实施该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的。
杜威提出的“思维五步法”教学模式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与教学论的变革,也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杜威这种教学观念揭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培养思维为目的。现今社会,懂得大量知识的人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国家更加缺乏具有计算思维、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思维引领行动,只有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今信息社会的合格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