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情境创设

时间:2024-05-10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 蓝志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的“考查功能、内容和要求”,还规定了“考查的载体”——情境。这些规定为传统的历史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突破“情境”,更好地适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成为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生活情境,把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对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适应新高考评价要求大有裨益。本文中,笔者将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就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学生课堂思维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备“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关键能力。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分析解决相关的历史问题,必将使历史课堂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有生命力的课堂。例如,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教师先设问:为什么新政首先要以整顿银行业作为突破口?接着可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生活在美国的一名工人,现在银行倒闭了,你原来存在银行的100万美元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那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由此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银行业开始。接着再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经过整顿,银行重新开业了,你会急着把钱取出来还是继续存放在银行?由此帮助学生理解,经过金融业的整顿以后,政府为银行提供担保,加强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促使人们逐渐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二是恢复农业生产。教师先设置生活情境:去上班的路上,经过一个村庄,你看见很多玉米都在地里长出芽了也没有人去收割,广播也时不时传来新总统的讲话。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时的玉米价格如何?农民面临什么问题?新总统的讲话又在宣传什么?然后由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当时玉米等农产品的价格尽管很低,但还是卖不出去,新总统讲话要求减少种植面积和产量。教师进行归纳: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政府要求农民要减耕减产,以减少农产品过剩,同时国家向农民提供补贴,保证农民利益,从而推动农业的复苏。

三是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如下。进城后,你发现今天好多工厂都大门紧闭,原本十分嘈杂的机器轰鸣声没有了,还有很多人正在排长队等着领救济品,心想还好我没有失业。可心里正想着,刚走到工厂门口,你的同事告诉你,工厂也要宣布破产了。你听到消息后,差点晕了过去。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回答出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工作”。教师进行归纳:一方面,工人迫切希望恢复工作,因此政府通过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从而使很多人重新有了工作,缓解了失业压力,进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解决了工人的后顾之忧,使得工人能够安心工作,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抽象历史概念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明确提出,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把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加以讲述,必将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例如,关于“顺差”和“逆差”两大概念,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中,“顺差”主要是指出口多于进口,白银是流入本国的,又称为“出超”;而“逆差”则是指出口少于进口,白银是流出本国的,也称为“入超”,因此“顺差”和“逆差”是相对而言的。笔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举例:家住六鳌的同学,暑假期间帮家长到市场上卖紫菜,如果今天他紫菜卖了500元,回家的时候买了一只150元的石榴填鸭,那今天还赚了350元,这就是“顺差”;在回家的路上,他忽然想起后天就是奶奶的生日,所以在路过一间手机店时,进去买了一部600元的手机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奶奶,因此今天除了卖紫菜500元,他还须再付出250元,这就是“逆差”。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两个抽象概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又如,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主要是指反对神性,注重人性,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了让学生理解“神性”“人性”这两个概念,笔者以学生日常生活举例:如果在平时,家长说什么你才能做什么,家长没有说的你都不能去做,那么你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神性”就是指绑在木偶身上的“线”,“人性”就是指人要摆脱绑在自己身上这些“线”的束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就极力主张“反对教会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更应当刚健有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二、紧扣学校班级管理实际,增强学生责任担当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时,面对列强入侵国家出现民族危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经历了从学“器物、技术—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恰好在9月18日当天,笔者正在教室上课,非常刺耳的防空警报声骤然响起,这时有一位同学说了句“吵死了”。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鸣响防空警报是否必要?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推选小组长上台发言。有些同学认为很有必要鸣响防空警报,一是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铭记历史;二是要居安思危,还谈到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些严峻形势,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平时多去关注国家形势,让学生去思考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又把学校、班级管理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三、走进乡土生活实际,孕育学生家国情怀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核心价值。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尽可能挖掘本地乡土教学资源与乡民生活实际,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感悟学习历史,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讲解宋明理学这一节课时,在课前笔者让学生先去参观位于学校附近的黄道周纪念馆,了解一代理学大师黄道周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诵黄道周的诗歌,从中感悟当时面对清军入关,黄道周宁战不降、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和深切的忧国情怀,然后引导学生回归课文,深刻领会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等的深远影响。又如在讲解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海峡两岸关系时,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漳浦县与台湾一水之隔,是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之一,也是我省著名侨乡,已成为我省对台经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现今我县有哪些著名的台资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发展与国家出台的哪些政策紧密相关?这些企业的创办对我县的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课外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关心了解身边的历史,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让历史学习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中“活”起来。

综上所述,随着我省新高考的实施和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制定,“情境”成为新高考考查的重要载体。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实际、学校班级管理实际以及本地乡土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情境,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评价体系下新的形势要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