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思考

时间:2024-05-10

徐诗琪+李南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本文分析了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制约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精神更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是实现我国新闻体制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可以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创新活力。

一、新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

“创新精神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1]

(一)积极果敢的批判精神。新闻传播业是传播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的事业,其传播的内容、方式、手段、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改变。因此,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应该面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创新思考,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果敢的批判不足,打破禁锢人们思想的权威牢笼,打破人们对于权威一如既往地认知。

(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在新形势下,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需逐渐构建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勇于提出创新型意见。当然,打破常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所以更需要大学生拥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是进行任何工作的前提,鼓励创新并不代表凭空想象,天马行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在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脚踏实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不可因盲目创新误入唯心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泥沼。

(四)坚持不懈的责任精神。在没有获得创新成果之前,新闻学专业大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磨难,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责任精神是其在文化传媒业创新的道路上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的内在保障。

二、制约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

(一)过度依赖网络和书籍,主观创新意识薄弱。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前提是个体应具有创新意识。然而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新闻学专业大学生过度依赖书本,久而久之其思维被禁锢在所学的知识框架中,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实践缺乏主观上的创新意识。并且由于专业的相关性,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更为习惯利用自媒体获得所需信息,从而导致其思维和行动呈现出对于已有观点的复制粘贴或加工重造。当千篇一律的新闻立场、看法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该专业大学生也会从最初的被迫接受到逐渐的潜移默化的习惯群体的思考方式,主观创新能力逐渐薄弱,从而制约了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缺乏兴趣,创新欲望较低。新闻传递给人们新事物、新动向,因此新闻从事者应该拥有永无止境的好奇心,这是进行创新必不可少的个人因素。我国著名政论家、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说过:“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就,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机敏。”兴趣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欲望。然而大部分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学科相关知识和实践的创新欲望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成为限制其创新能力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院校报是本校新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平台之一,然而参与人数仅为专业人数的10%,虽然这也与严格的录用条件条件相关,但竞选人数也不超过专业人数的30%。大学生创新欲望低迷,不仅限制了创新精神培养的效果,更降低了其未来成为一名合格新闻人的可能性。

(三)受到环境制约,创新力不从心。创新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外在因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校园氛围会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到创新精神的熏陶,群体的思想便会活跃起来,创新精神才会得以传承。创新精神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创新环境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本科教育如果缺少浓厚的创新环境,就会使得有创新热情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而目前国内学院除部分一流院校的新闻学院外,创新环境氛围不足是常态。例如笔者所在的二级分院每学期都会举办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但是为新闻学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活动少之又少,更高层次级别的活动更是可遇不可求,学生缺乏锻炼自身的平台与环境,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受到潜移默化地限制。

(四)缺乏创新的教育体系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创新型教育体系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行动力和思维运转。首先,目前新闻学本科教育阶段仍以灌输性教学为主,新闻理论课程枯燥无味,较少的实践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个性化教育不足是如今教育体系缺乏创新的另一体现。独特的事物是有个性的人才创造出来的,当下的教育模式却好比“批量生产”,本科毕业生虽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但人才质量却大同小异,真正符合文化传媒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寥寥无几。

三、培养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研究。“斯坦福大学1999年年度报告指出: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学术的探究与发现过程。”[2]新闻学专业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打破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注重理论传承的传统教学模式,提供更为开放的学术交流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体验式研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个星期一中午都有固定的MondayCome讲座,学生可以倾听高校学者、资深媒体人发起的时事热点讲座,并在自由讨论环节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3]其他高校应借鉴类似做法,完善体验式教育模式,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目的。

(二)注重通识教育,为创新夯实基础。“高等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4]简单说,开展通识教育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全方面发展,从而不局限于某一知识圈和交往圈。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和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知识领域的人士打交道,这需要新闻人既要掌握多领域的知识,又要懂得随机应变。因此,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接受高质量且全面的通识教育,有利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打破学科与行业壁垒,实现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基础,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更加渴望学习和寻求改变,创新发展势必内化为其个人成长进步的有效途径。

(三)加大实践操作比例,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新闻学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新闻采写等基础知识外,对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原有笔试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评测比例,实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这样既可以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多人智慧的聚集,凝聚创新的力量,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积攒多元的创新后备军。

(四)加大资金投入,营造创新氛围。高校在对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培养上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在创新准备方面,可以邀请新闻业界精英开设新闻学术讲座,对学生进行创新引导;及时更新图书馆与新闻学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各大报纸及电子资源,为学生提供有形知识支援;在创新激励方面,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新闻创意大赛、广告创意大赛、新媒体应用大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现创新成果的平台;建立奖励制度,为有能力的学生团队提供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在创新实践方面,加大新闻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学生的校内实践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是积极探索我国新闻行业新出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准备,更是呼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行动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这一教育与培养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殷志杰.关于自然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一)[J].小学自然教学,2001,01.

[2]金辉.解读美国硅谷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3]郑子琳,宋雅娟.新媒体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J].光明日报,2014-4-26(010).

[4]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2010,12(1版).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