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童话文本的审美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10

阮帮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018-02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之说,他将美育的社会价值提的很高。他认为美是人类个体最普遍的追求,“如其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善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①。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美好的境界,美好的情感,美好的向往,“人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②,世界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罪恶与纷争了。如今,教育界提倡的艺术教育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唯有实行良好之美育,才能培育健全之人格与纯良之品性,才能构建美好和谐的大同世界。

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本正好地对接了美育的这种功能。童话故事以其奇幻的想象、夸张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深深吸引着孩子,虽然情节虚幻,却蕴含着美好、纯真与善良,这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审美教学的最佳资源。儿童文学研究者周作人就认为童话与其他文本的最大区别在于具有艺术审美性,童话文本教学的首要使命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内心,而相比于这一功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童话文本教学时,应该创设情境,将孩子带进童话故事的美好境界里,通过童话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形象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使孩子在快乐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美的体验与陶冶,培养孩子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使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观念,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得孩子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以读促悟,培养审美感悟能力

童话以其生动有趣又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在童话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尽量保持故事的完整性,避免过于琐碎的分析讲解,通过引导学生多方式的读,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使他们在读中享受阅读童话的快乐,让童话如丝丝春雨无声滋润稚嫩的心田。

(一)在读中品味童话意境美

很多童话故事用简洁、鲜活、准确、朴素的语言为读者构建了唯美的、富有诗意的、充满温情的画面,教学中不要过多进行理性的讲解分析,而应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童话构建的美好意境。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蒲公英》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飞翔时的唯美境界: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蒲公英的世界。

(出示课件:伴随着柔美的音乐,无数蒲公英的种子如一个个洁白的小降落伞,纷纷扬扬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飘然而下,宛如无数飞舞的小精灵。)

生:好美呀!

师:陶醉了,是吗?老师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把它的美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朗读后,进行个别朗读,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生:我读得轻快、活泼,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限欢愉的。

生:我读得舒缓、陶醉,因为我觉得蒲公英飞翔时动作舒展、潇洒,它们正陶醉在飞翔的快乐中。

生: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成熟了,带着自己的小降落伞,一路飞翔,一路幻想,这真是如诗如梦的境界,我们不能打扰它们,所以要读得轻柔些。

通过朗读,孩子们沉醉在语言文字构建的如梦如幻的童话境界里了。

(二)在读中感受童话形象美

童话故事为孩子们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这些童话形象深入孩子的内心,与他们的世界息息相通。对于这些童话形象的感受,同样需要孩子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去获得,尽量避免成人化的解读与分析。例如苏教版五册《三代麦子》的这个片段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读、默读、有感情读、对比读等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小猪可爱憨厚的形象:

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小猪得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样的反应?他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老师引导。

3、默读第六小节思考以下问题。

①当土地爷爷再来拜访小猪时,小猪说了什么?有什么反应?

②你觉得小猪身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4、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5、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6、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三)在读中体验童话情感美

童话故事将一个多姿多彩、奇妙有趣的世界展现在孩子面前,各色各样个性鲜明的人或动物,丰富多彩而充满奇幻的经历,这些不可能在孩子身上经历,却给孩子带来深刻而鲜活的情感体验。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孩子一定会被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所深深感染,油然而生同情之心;读《海的女儿》,孩子则会感动于小美人鱼的勇敢无谓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读《丑小鸭》,孩子会和丑小鸭一起经历磨难,感悟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找回自信,懂得感恩……这些体验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童话文本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孩子走进童话,在自主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在阅读中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操,健全孩子的人格品质。

二、激发思辨,培育审美判断能力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心智尚处于幼稚期,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的局限,使得他们无法对美与丑做出独立正确的审美判断。而在审美判断能力的培育上,童话教学有着独特的价值。在童话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与丑是鲜明的,作者褒贬态度是分明的,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审美判断。这些优秀的童话作品给了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为孩子带来积极向上的思想陶冶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激发思辨的火花,让学生在争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培育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三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辨的热情,在讨论交流中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那么你喜欢和谁交朋友呢?为什么?

生1:老师,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会结又大又红的枣子。

生2: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不会和小柳树计较,还会夸别人。

生3:老师,我喜欢和小柳树交朋友,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

生4: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结的枣子很有营养。

生5:我喜欢和小柳树交朋友,因为小柳树知错就改,是一个好孩子。

……

师:谁还会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呢?(课件出示句式)

小柳树虽然________,可是________。

小枣树虽然________,可是________。

生1:我喜欢和小柳树交朋友,因为小柳树虽然不结果,可是很美。

生2: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虽然很难看,可是会结果子。

生3:我喜欢和她们两个交朋友,因为小柳树虽然不结果,可是很美;小枣树虽然很难看,可是会结果子。

……

师:其实老师也喜欢和他们交朋友,她们虽然有自己的短处,可是也有自己的长处呀。正像我们刚学过的两个成语——

生(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通过激发讨论,让学生接受朴实的辩证哲学熏陶,事物并非非黑即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三、善用教材,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儿童是富于创造性的,他们有着无限的想像空间,一张白纸他能绘出多彩世界,一块泥巴他能捏出万千姿态。在孩童眼里一切都是鲜活而富有生命的,他们将自己置身其中,与世界平等交流对话。童话文本正契合了孩子的天性,激发了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一堂成功的童话课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文本进行开发挖掘,拓展想象,让学生在思想的国度里自由驰骋,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仿写、补白、续编或改编,培养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巧补空白,丰富内涵

在进行童话课文教学时,要善于抓住故事的空白,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联想,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升华对文本的思想认识与情感体验。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会走路的树》一文,“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这句话虽然简单,却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蕴含着美好的意趣与情愫。在教学中,教师可深情激趣,引导想像——“树与小鸟成了好朋友,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它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有过哪些有趣的回忆呢?”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建构美好画面,感受纯真友谊。

(二)续编文本,升华认识

许多童话故事思想内涵丰富而隽永,学生读完总会意犹未尽,教师可因势利导,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阅读期待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通过续编故事升华对文章主题的认识,培育孩子的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在教完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会走路的树》一课时,可设计“赏读全文,续编故事”这一环节,教师设问引导:“美丽的小驯鹿带着小鸟回家,小鸟看见小驯鹿的爸爸,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们的想像翅膀,为课文续编一个生动有趣的结尾。”通过续编升华对纯真美好友情的认知与感受。

童话文本作为小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它们通过奇妙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鲜活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以及美妙绝伦的自然景象,向孩子展示着多姿多彩的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社会美,这些作品提升了孩子的审美趣味,陶冶了孩子的美好情操,建立起自己的审美判断,童话文本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教师应遵循童话文本的特点进行教学,摒弃琐碎与理性的分析,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把握,感性领悟,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将童话的“美”完整充分地呈现出来,引导孩子在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以文为本培养了孩子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安市下百石中心小学)

注释:

①金雅.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②同①,第87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