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初探

时间:2024-05-10

李运兵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其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009-01

一、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创造,最主要的一点是缺乏创新意识,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是很难有所创造的。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让学生感到创新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创造乐趣,乐于创新。如某工厂前5个月生产37680台机器,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今年的产量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大部分同学都这样计算的(37680÷5×12)÷37680=140%,而有的同学却这样算(12-5)÷5=140%,12÷5-1=1.4=140%,看来后面两种方法比前面简便的多,具有创造性。这时引导大家认识到这就是一种创新,让大家感受到创新对于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简便,激起大家对于创新的兴趣,同时也让这位同学体会到创新给予的成功感。在教材中这样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掘这些因素,让学生直接体验创新的意义和作用,激起学生的创新兴趣,乐于创新,长期坚持就会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精心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范围较广,主要有创造性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创造性想象力是指学生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能力,小学生想象奇特丰富,要因势利导积极培养,如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个人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寻求新颖独创答案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有:总比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与集中思维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采用转化法迁移类推假设法大胆推测,逆推法、分析综合法多角度思考来进行培养:如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复习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出来的,进而让学生联想到圆是不是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如牛奶3元一瓶,空瓶可换一元钱,小明只有10元钱,可以买到几瓶牛奶,还剩多少钱?或操场上拍皮球的有12人,跳绳的有18人——?给它添上一个合适的问题再解答。联想法如由等边三角形联想到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并且是60度。逆推法如学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由面积=底×高÷2,逆推出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假设法如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剪去1/3,乙减去1/3米,剩下的绳子哪一根长?就需假设甲绳比1米长或比1米短或等于1米。比较法如学校食堂第一次买来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275千克,第二次买来5袋大米和4袋面粉共600千克,求1袋大米和1袋面粉各多少千克?

创新实践能力是指将思维意识和设计转化的行为,将精神转化为现实能力,要创造就要有实践,实践出真知。如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创设银行换钱的情境:由4个小组分别担任工商、农业、建设、交通4银行,然后由同学拿1元钱去换,可由1元换10张1角,1元换2张5角,1元换5张2角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将思维转化为行为,促进创新能力的转化。

三、在成功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行为习惯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薄弱,如果长期失败就泯灭他们的创造希望,降低他们的创造热情,但如果一次次成功就会一次次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因此,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符合他们水平的富有启发性的内容,让他们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促进兴趣的激发和维持,促进兴趣向习惯转化。

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去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造实践的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