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李燕妮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04-02
一、研究背景分析
近年来,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媒介传播途径日趋多元和多样化,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融入和承载人类生活的重要平台。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国内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查阅相关文献,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体现在对于新媒体通用特征和应用途径的分析总结,而以特定领域或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的新媒体研究并不多见。本项目以高校师生为特定研究对象,以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平台,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新媒体建设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微信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力求对中国高校依托于新媒体建设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调研对象:高校师生(以北林师生为主)
开展时间: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
研究目的:
为中国高等学校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环境,把握新时期师生思想变化,高效便捷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数据分析、实践参考和经验总结。
项目阶段:1.背景研究,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对微信自身特性、发展历程、现存形式及宏观影响进行研究分析。2.主体调查,针对高校学生群体,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对于微信的基本使用状况(每日评价使用时间、使用方式、关注内容)。本次调研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填写的问卷687份。结合问卷的填写情况,项目组又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完善调研结果。针对高校教师群体,通过抽样访谈的形式,对微信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和统计,深入了解教师对问题的看法并进行汇总。此外,通过观察、走访等形式,对微信在高校校园中形成的影响进行侧面调查。3.研究分析对第2阶段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联动分析,得出研究结果,最终将调研报告撰写成文。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高校师生微信使用状况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
超过5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2小时,约35%的学生超过3小时。
根据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男生和女生微信使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43小时和2.62小时,女生使用时间略高于男生;而根据年级来进行分析,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平均使用时间分别是2.67、2.41、2.68、2.34小时,影响学生使用微信时间的主要因素是课业的繁忙程度和空闲时间的多少。
(二)微信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分析
根据研究的数据和观察、调查、访谈的结果分析,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汇总。
1、积极影响
微信与传统社交媒体(微博、人人网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能同时满足“受众广泛(老师和学生同时使用)”、“交际圈多为现实中认识的人”、“以移动终端的使用为主”这三大特点,这些特点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师生交流的激发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化提供了可能性。
(1)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丰富了师生交流途径。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形式。在这种教学主体之下,教师的“传道授业”与学生的知识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单方向线性灌输,有限的课堂时问设置和课程安排,使得学生学习交流同时受制于时空局限。在微信环境下,运用即时聊天功能和朋友圈功能,使得线上交流变身师生“教”与“学”关系的第二课堂。
(2)促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使教师形象更加立体化。微信使师生交流可以自由进行,在微信上,老师不仅会推荐专业性的文章,呈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而且也会展现自己生活化的一面。调查中显示,教师在朋友圈中“晒娃”“晒饭局”等个人性的内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互动评论,增强双方的了解。这种立体的、较为全面的形象和人格魅力会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术思想的碰撞有更多的可能。通过微信与学生的即时聊天,老师针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疑惑、思想动态以及情感变化,通过与老师进行微信聊天,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说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打破了教师的权威性,促进了师生关系平等化。传统教育中,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知识专断性。而同时师生交流的缺乏会导致教师形象在学生中的物化和片面化,会把课堂上教学方式对等到教师的为人,形成刻板印象。
而微信强大的信息分享功能和快速传播能力,使大量信息在微信群组和微信朋友圈内传播,学生更为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和知识。一方面生活化的内容使得教师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另一方面互动学生开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传播媒介,而是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信息接收者。
2、消极影响
调查中显示50%的学生每天花费超过3个小时在微信上,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使得学习、休息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微信给师生教学关系带来的便捷性,也可能造成师生对课堂教学重要性的忽视。教师认为一些课程辅导、课程讲义及课后答疑等课堂教学问题均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四、基于调研结果的对策研究
微信因其在信息的交流传播中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越来越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微信对高校管理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因此应当合理利用。在高校管理中,可以通过微信群的建立、公众平台发布等功能充分利用微信在宣传工作、学生管理、教学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制,加强对高校舆情监管。
微信最大的便捷之处就是沟通交流。微信可以交给用户后台管理的权限,利用此功能建立学院和辅导员的微信公众号,将其发展成“广播台”和“宣传站”。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发送可以实现图文并茂,甚至还有视频片段,这将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手段、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
在微信平台上,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图片等形式联络学生,如果高校各班级能有自己的微信平台,教师亦可通过微信把学校相关通知或活动推介到个人并且微信的许多快捷功能,如自动回复,不仅减少了学生管理方面的手续培训、答疑等任务,减轻了学院的负担,还能使相关手续的办理更加清晰、准确。
五、结语
调研认为,微信对师生的影响是多方面、渗透式和不可逆的,对于管理者来说,需要做的不是片面地阻止和干预这些影响,而在研究其规律地前提下因势利导,引导师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平台。同时管理者自身应当充分认识和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注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引领的深刻内涵,这是信息化时代不可忽视的问题。微信此类新媒体终将会常规化变为传统媒体,但是管理者开阔的视野、开明的态度和开放的思路,是高校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真正核心所在。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