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时间:2024-05-10

张增平

摘要:嵇康虽然没有教育思想方面的专著,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其创作的相关作品里面。在众多对嵇康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大体可以看到嵇康教育思想体系: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思想核心和大纲,以《家诫》中的教育思想、养生教育思想、音乐教育思想为有机组成部分。在所有涉及嵇康教育思想的研究中,除了零零散散的几篇期刊文章外,更多的是在教育思想相关专著中对嵇康教育思想的介绍和论述。本文尝试在这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嵇康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以便了解嵇康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嵇康;教育思想;述评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69-02

嵇康通常被视作“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其生平的著作中,以对思想、音乐、文学等方面的著述最为丰厚。学者们对嵇康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依据经鲁迅校勘过的《嵇康集》和戴明扬整理的《嵇康集校注》。嵇康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所著的《家诫》、《难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绝交书》、《养生论》等篇章中。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嵇康的教育思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嵇康主要的教育想想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这种思想是嵇康经过二十多年的酝酿、演变之后形成的,是嵇康思想的核心和大纲。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体现。有学者认为,嵇康所要“越”的“名教”,是指统治者名义上提倡而在实践上践踏的虚伪的儒家礼教(孙德玉,2010)。有学者提出,“越名教”教育思想,意味着对儒家“名教”教育思想的批判和否定(毛礼锐,沈灌群,1986)。嵇康之所以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嵇康幼时接受过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但生性旷达,恬静寡欲,喜好老庄学说,深受其影响。身处“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魏晋时期,王道衰微,霸道盛行,以往的以忠君尊孔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也失去了其传统的地位,不再是时人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当政者打着儒家思想的旗号,做着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事情,名教礼法虚伪至极,对人的思想也造成重重束缚。于是,以放纵旷达为特征、以聚会清谈为表现形式的玄学遂成为显学(孙德玉,2010)。嵇康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玄学家,不仅强调要遂性自然,在实际行动中也保持遂性自然的风格。嵇康希望挣脱的正是司马氏当政时虚伪至极的名教礼法之束缚,而对于笃行大道的儒家君子,依然是非常推崇的。嵇康对儒家“名教”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认为儒家名教严重阻碍人的自然发展。“任自然”意味着摆脱“名教”的束缚,让学生的个性能够自然而然的发展下去。“任自然”的教育思想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要人为地分辨是非,应因势利导,顺乎自然,让学生个性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自由地发展(赵厚勰,陈竞蓉,2012)。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嵇康虽然倡导“任自然”,但是他并不是说对子女的成长是完全放任自流,不加任何外力的控制和诱导。实际上他认为适当的引导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从后文对《家诫》中体现的教育思想的阐述可以得知。从嵇康所著的《难自然好学论》中的观点可以得知,人的天性是好逸恶劳、好安恶危,因此要顺其自然,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任自然”的教育主张与“越名教”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二者一起构成一个思想整体,相辅相成。有学者指出,嵇康的这种任自然”的教育思想否定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教育和六经教育,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吴芳,1992)。要获得和保养人的真性,非解除名教和六经的束缚不可(郭齐家,1990)。

总而言之,“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主张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产物,对于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学者们对这一教育思想的阐述和研究比较丰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探究嵇康的教育思想。

(二)《家诫》中的教子思想

《家诫》是嵇康临终前写下留给儿子的绝笔,表达了嵇康对儿子的殷切期盼和谆谆教诲,涉及立志修身、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从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理论可以明显看出,嵇康对儒家名教教育是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但是翻阅嵇康所著的《家诫》一文,不难看出嵇康在反对统治者倡导的名教教育的同时,还有着拥护儒家教育思想的一面。说明他并没有全盘否定儒家的教育思想。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位学者在其专著中论文中谈到了《家诫》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有了初步的探索。嵇康反对当时的儒家名教,主要是反对司马氏集团的篡权谋位,是当时庶族中小地主阶级和豪强门阀大地主阶级在教育领域中斗争的一个重要表现(毛礼锐,沈灌群,1986)。对于儒家倡导的立志教育,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优良品质,则是苦心规劝自己孩子要好好发扬和传承。嵇康从立志守志、为官、秉志修身、言语、节义、隐私交完、节酒戒酒等方面教子怀大志而重小节(徐立焱,2014)。一旦确定了志向,就应该矢志不渝。嵇康教育儿子要慎言慎行。

(三)养生教育思想

养生教育思想是嵇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嵇康对于养生教育的研究与魏晋其他思想家相比,思想更为丰富、全面、系统。嵇康认为,养生贵在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现实社会是对自然和人和谐状态的破坏,只有返归自然才能实现个性的和谐统一(王炳照,赵家骥,1994)。只有把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等牵绊统统去掉,才能得真正的养生之道,达到养生之目的。人的生命包含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嵇康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说明二者之间彼此依赖,在一个有机统一体之内。有学者通过研究嵇康的相关著述,指出要让这个有机统一体自然的发展,才能保持这个有机统一体内部的均衡与和谐,从而保证人的身体健康(肖建彬,2001)。嵇康认为,人们只需要不假于外求,任其真性流露,自然而然地就能达到仁、义、礼、忠等各项道德规定(唐娟,2014)。嵇康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就印证了他的这种教育思想。嵇康教育儿子,引导儿子学习,从来不会限制儿子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让儿子能够自主选择,自然成长。

(四)音乐教育思想

嵇康的音乐教育思想也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嵇康自己本身就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一生与古琴相伴,擅长弹奏和作曲,创作了《太平引》《琴赋》《声无哀乐论》等作品,其中以《声无哀乐论》最为著名。嵇康临终前演奏广陵散,被视作人间绝响,在音乐上的高深造诣是得到公认的。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深受音乐影响,进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有学者指出,嵇康认为音乐除了有助于解除寂寞,抒发情怀,寄托志趣,养神键体,还是顺应人性,发展人性的重要教育手段,是“万国同风”“穆然相爱”“移风易俗”的最佳良方,而且还有社会监督的作用(李军,1995)。该学者对嵇康音乐教育思想的阐述比较详细和丰富,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嵇康认为,音乐之所以具有教育作用在于音乐的内在机理即音乐的特殊感染力(杨小霞,白琨,2008)。这位在此文中专门探究嵇康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其他文献相比较,在音乐教育思想研究上要深入的多。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编号:CX2015SP80

参考文献:

[1]孙德玉.中国教育思想简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 第2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2.

[3]吴芳.中华教育家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4]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06.

[5]赵厚勰,陈竞蓉主编.中国教育史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7.

[6]王炳照,赵家骥.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2卷 秦汉-隋唐[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06.

[7]肖建彬.中国教育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

[8]徐立焱.嵇康《家诫》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6:54-56.

[9]唐娟.嵇康的儒家教育思想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49-51.

[10]李军.嵇康教育思想探微[J].浙江社会科学,1995,02:82-87.

[11]杨小霞,白琨.嵇康音乐教育思想[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3:127-12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