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作者简介:孙默兰(1989-),女,汉族,黑龙江七台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
摘 要:实施现代化教育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使儿童了解民族文化,通过把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渗透于儿童的教育教学中,从而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本文通过研究俄罗斯民族教育的特点,表达民族教育在现代教育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教育;特点;传统
中图分类号:G7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67-01
一、俄罗斯民族教育的目的
民族教育属于文化教育的一部分,研究它有助于促进对民族心理的本质性认识,增长本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教育使道德规范转化为一种社会态度、信仰和个人的素质。依托俄罗斯人非常重要的品质“责任心”和“谦虚”,民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品德培养的重视和人性尊严的养成。品德是不允许撒谎,善良,尊老爱幼,正义,内心坚定,不食言。尊严即保护防止产生胆怯,恐惧,屈辱的表现,必须对侮辱和侵犯行为做出相应的回应。特别需要关注和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民族教育旨在父母对孩子德育方面的品质的培养,成年人是孩子的榜样基础。
民族教育的目的是形成“完人的理想”[1],它结合了多种多样的个性品质,包括勤奋、聪慧、诚信、仁爱、精神、勇气、强健的体魄、爱国主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二、俄罗斯民族教育的特点
(一)矛盾性
民族教育的特点首先要以理解两个主要群体的矛盾为前提。第一组即民族与教育的矛盾,教师应该懂得并熟练运用民族教育学的材料,把民族固有传统文化融汇至教育中。第二组即家庭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矛盾。要保障民族教育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的老师,他们是教育改进提高的源泉。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響加大,要重视家庭教育。
矛盾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分为客观矛盾和主观矛盾。客观矛盾长期存在并为民族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客观矛盾存在这样一些观点:第一,官方意识形态上的民族观念无法满足在教育学理论中关于这一问题的准备情况。第二,在民族认同中需要民族共同体样本,从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以满足他们因环境制约而逐渐减弱的民族心理。第三,不能满足民族教育的理论问题和现实中不断增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运用。主观矛盾分为:第一,官方教育和民间传统具体的地域群体的矛盾。第二,德育的目的与民族传统文化帮助孩子中获得成绩。第三,教育内容与民族教育的区域特殊性的矛盾。主观矛盾和客观矛盾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任意性的。
(二)规律性
一些核心理念遍及民族教育的各个方面:民族教育的目的,内容,手段都是由民族心理和区域的特殊性决定的;提倡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人道的对待孩子;性别差异的教育;强调女性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在比较的视角上分析在俄罗斯民族教育的规律性,有三种形式表达:民族教育自觉规定目标规律、民族教育的内容规律、民族教育的规律性和实施。
民族教育自觉规定目标规律:民族教育处于客观的社会、经济、历史生活中,民族心理是由社会决定的,需要对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进行完整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和族群文化的教育。
民族教育的内容规律:民族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是由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地区性的特点导致各民族文化传统存在差异。民族教育的内容在社会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合理要求对待儿童要实行人道主义。一个有价值的社会生活需要考虑民族教育尽可能多方面的个性特点。德,智,体全面教育孩子,人格特质的形成,都需依据民间教育的特点做一些准备工作。民族教育早期被人们所熟悉在于通过民族区域特有的劳动活动项目,以及年龄和个人的人格特质等。
民族教育的规律性和实施:民族教育得以存在的前提是具有有价值的教育环境,包括把儿童、青少年学生纳入到工作活动协同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学会生活并且教育孩子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族教育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发展原因在于肯定了家庭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民族教育通过对孩子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在其认知情感和价值动机领域的干预,以此达到民族教育培养“完人”的目的,充分使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加深对本民族生活环境的认识和民族精神的热爱。
三、俄罗斯民族教育的意义
俄罗斯民族教育的道德观念核心是“人道”和“慈善”,它们是由俄罗斯人信仰的善良和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造成的。“人道主义相信人具有的无限可能性。人的能力的提高,对自由的需求和尊严的保护,人类对幸福的向往及获取利益的满意度”。[2]对人有爱、仁慈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保障。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民族教育主张要人道的对待儿童,保护儿童,只有这样少年儿童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国家进步和民族团结的后备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Г.Н.Волков.Этнопедагогика чувашского народа.Чебоксары,1966.
[2]В.А.Николаев.Ведущие положения этнопедагогики.Педагогика.2013,C.41-4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