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数学教学情境的反思

时间:2024-05-10

白闪闪 赵华新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当今数学教学要更加注重情境创设,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然而,教学情境的误用将使得教学工作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运用经验总结法从教学情境的重要性类型,以及常见误区和基本原则等方面去分析思考,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反思;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10-02

一、前言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当代教学模式已呈现出了“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则是成功教学模式的首要程序。正当众多数学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标而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学生却对数学课堂更加厌倦。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有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 学生需要的到底是怎样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师该如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又该避免哪些不必要的教学情境误区? 本文就此作一探究。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否则它的存在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学情境的存在当然也有其积极的意义,为什么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我更想尊重传统,从我国的茶道艺术来做比喻说明。

数学知识的学习像是泡茶。知识就是那上好的龙井,而教学情境就是那一壶水,要想泡出一壶好茶,掌握水的温度与时间便是关键! 为什么说知识是上好的龙井呢? 我们都知道,数学发源于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形成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是浓缩的精华,就好像那卷卷的茶叶,汲取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浓缩在一片卷卷的茶叶上。浓缩的知识用文字符号来表示,仅仅是没有生命的符号,干巴巴的,就像那茶叶,卷卷的,干干的,真正品茶的人是绝对不会就这样把茶叶放进嘴里去嚼。这样去品茶并没有品出茶的真正味道,反而是一种浪费。知识也是这样,没有理解其中的内容,机械地学习,如同嚼蜡。

三、教学情境的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把数学教学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1.借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最重要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种“不平衡—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固定背景之上理解问题,使其注意、记忆、思维有机的凝聚在一起,得到高度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引导式问题情境

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潭平静的湖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示錯式问题情境

示错情境一般先由学生或教师展示错误,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合作、分析错因,从而纠正错误,提升能力。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4.借助“背景”创设——故事情境

奥特洛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求成,只会让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妙用故事情境不但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恰当、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感知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容易、很有趣的事。教师通过讲数学知识的发现故事、有关数学家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接受思想教育。

四、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因为对它的肤浅表面化理解的实践误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1.形式化的情境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为了情境而情境,这些情境对于教学内容意义不大甚至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服务于教学内容,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只是为了响应情境教学的口号,为了增加课堂的表面效果,让课堂看起来更“热闹”,就好像全体师生都在积极参与,实际教学却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

2.假问题的情境

所谓假问题是指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常常也被认为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信息负面影响的过于简单的问题、空虚空泛的问题、虚假错误的问题、无聊搞笑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无法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成长并没有多大益处。

五、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且适度,具体的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真实性: 背景材料科学合理,表达清晰。

新异性: 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可以真正吸引到学生。

形象性: 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可感的、具体的、可见的、摸得着的。

情感性: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感情的课堂就如同浮在水面的叶子。没有分量 也没有意义,现代教育非常强调、重视培养孩子的情商,创设情境的情感性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

问题性: 所创设的情境包含着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科性: 情境创设要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没有学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使得教学没有明显的效果。

鼓励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挑战去创新,教师的鼓励将大大推进教学质量。

适时性: 在课堂上恰当的时候创设合理的情境,将更有效地体现创设情境的价值。

主体性: 教学情境既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聚焦于个体的学生,而应着眼于多个主体。

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想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可是这样的着急却常常演变成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常常脱离真实性和必要性而变得没有价值。一直以来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的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我们必须认真体会这些特征,好好的思考,把具有这些特性的教学情境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提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能力。

六、教学情境创设的目标和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是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的。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的作用是追求知识与情境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

七、总结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然而,当代青年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模式,只是将创设教学情境挂在嘴边,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使得教学内容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单纯地把知识表达出去的过程,而且知识在一定的情境大背景下会让学生觉得知识的生命力,知识是活的,活在生活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生的环境去体会这些知识的意义,这样一个知识加温的过程同时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学习體验,学习本身的乐趣一旦被学生所发现,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情境教学与中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融合,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凤梅.谈数学教学中错解反思方式[J].才智,2010,(34):89-90.

[3]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4]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美]R.M.加涅.外国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