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刘灵珊 马贝
摘 要:“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H.P.Grice)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所提出来的。格莱斯将双方在交谈中所必须相互配合,共同信守的原则称之为“合作原则”。而课堂教学就是由老师和学生所组成,并且需要师生双方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对“合作原则”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合理运用到德语基础教学中,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原则;课堂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38-01
格莱斯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语言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在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双方都遵守合作原则,才能更好的相互理解,从而达到最佳的交谈效果。语言教学也属于语言交际活动的一种,它主要侧重于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锻炼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而外语教师则是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主要以德语基础教学中所遇到的情况为例,从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出发,简单阐述在德语基础教学中老师应当如何遵守合作原则,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格莱斯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1975)一文中指出,人们在谈话中所遵守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主要体现在四条准则上面,分别是量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关联准则(The Maxim of Relation)和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量的准则主要体现在谈话者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且不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质的准则指参与交谈的双方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则要求谈话者所说的内容要相互关联;方式准则则要求双方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且井井有条地进行交谈。
二、“合作原则”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正确应用。不同的语言课堂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例如德语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而本文主要以與德语听、说、读、写技能相关的课程为例进行分析,因为在这一类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要相对高一些,因此老师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课堂引导作用。作为老师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课堂语言,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
首先,老师应该遵循量的准则。以大一基础德语课堂教学为例,学生们刚刚接触德语,对于德语学习的兴趣是浓厚的,但基础却是薄弱的。作为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做到内容充实,但又不过多补充相关内容,否则学生很容易将兴趣和重心放在补充的内容上而导致本该掌握的课本内容却没有很好得理解。例如,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第六课的主题是Essen und Trinken (吃喝在德国),这一章节主要介绍德国的饮食文化,同时让学生们掌握如何在餐厅及食堂点餐。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德国的饮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作为老师应当在课堂中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可以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笼统地介绍一下德国最出名的面包种类及啤酒类型,但点到为止,切记不要面面俱到地将德国吃喝介绍一遍,这样不但耽误课堂时间,增加老师的备课任务,也使得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不知该如何提取重点。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虽上得开心,但收获甚少。这样的课堂其实是不成功的,因为老师所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了学生的需求,转移了学生的学习重点,这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这一条规定。因此,老师应该把握好信息传递在“量”这一点上的尺度。
其次,老师应该遵守质的准则。老师作为学生获得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一定要确保自己所说的话真实无误。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要对授课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做好预先的解决,以此来确保质的准则这一条要求。例如,当代大学德语第二册第一课的标题是Wenn einer eine Reise tut,… (如果一个人要旅行,那么他会…),为了使标题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补充一些内容,除了学生已经掌握的和一些常见的回答,作为老师还应多做一些准备,例如露营,探险等词汇的德语表达。当然,老师也有可能面临一些准备不到意外情况,即便如此也不可随意将不确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可将不确定的内容在课下进一步确认后再传授给学生。
第三,老师还应该遵守关联准则。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要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相关联。如果要讲解语法就应该准备好相关例句,如果讲解课文,就应该着眼于句子结构,词汇分析,文章类型等方面,不要讲与课堂教学毫无关系的内容。
第四,老师同时还应该遵守方式准则,即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且井井有条。这一条准则对老师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出了要求,即要求老师说话简明扼要,避免用语意含糊的词汇。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作为德语基础教学的老师,上课所使用的语言应该以中文为主,德语为辅。中文讲解应言简意赅,避免使用过多重复性词汇,德语讲解则应尽量使用学生所学过的词汇,适当增加进一些难度适中且可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出的词汇。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可以学习到新的词汇。
三、结语
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受制于合作原则的规则,另一方面合作原则也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在语言使用上要求准确性,条理性,同时考虑到初学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老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应该平衡好“量”与“质”的关系,细化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争取用最简洁有效的语言传递出与课堂主题相关的信息。只有老师遵守了合作原则,学生们在课堂中才能吸收到最多的知识,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晨.会话合作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09/08.
[2]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