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樊慈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特征,其教学目标既要强化学生的管理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非常重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分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对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40-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来讲,不仅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特征,而且要在教学目标中强化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践水平,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同时,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成果的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分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对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普及,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应作出相应改变。在精英教育模式下,着重培养学术类人才,以理论性教学为主,为社会输入高级的专业人才,体现学术价值;但是在大众化教育模式下,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适应各行业对实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要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也是我国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殊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研究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关的原理、规律及方法等,表现出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从中获得管理体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见,实践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殊要求,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晚,与其相关的高级专业人才数量匮乏。自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招收第一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始,至今我国已有超过150家高校陆续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与该专业的发展速度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教学工作略显薄弱,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来看,现有教师大多为高校毕业生,他们虽然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忽视对学生创新力与实践力的培养,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水平滞后,严重制约教学效果。
(二)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
环境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专业的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到观念、资金、条件等限制,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的意识与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人力资源管理、人事测评等相关软件,在实际工作中根本不会操作,实践能力欠佳。
(三)校外实习基地匮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包括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培训管理、人员招聘及工作分析等,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学习课本知识而不能亲身体验,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因此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非常重要,但是从现有运行状况来看,由于缺乏管理,没能发挥应有效应,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
(四)考核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考核更为关注其科研能力,教师为了评职称,将更多精力用于科研,忽略了教学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其次,由于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校外实践教学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能获得的补贴有限,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再有,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也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多高校没有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纳入学分考核体系中,无法合理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成果,严重挫伤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一)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实验室
在高校内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参与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设计方案、模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体会管理的魅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决策水平。首先,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实验室要引进实验指导书籍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奠定实验基础;其次,准备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文案资料,如企业劳动合同、企业招聘计划书、企业员工手册、企业工作计划、企业薪酬管理方案、企业员工考核方案等,通过这些真实、完整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再有,实验室的指导教师既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学校可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深人士或者人力资源管理师作为实验室的兼职教师,多向学生介绍实际工作案例,开展职业模拟,如在实验室内模拟设定职业公司,让学生實际操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改善学生校外实习困境,高校应构建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创设良好条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的具体途径包括:第一,与企业联合办学,既可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可为企业培养专门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第二,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开发与研究工作,或者协助企业解决实际管理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如经过科研实践,帮助企业设计薪酬管理体系、构建绩效考核制度等,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能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操作,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第三,高校牵头成立管理咨询公司,该公司一方面对外提供企业信息化运作、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才培训等咨询服务,获得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由专门教师带领学生实习,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与管理,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供实习鉴定,获得社会效益。
(三)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加社会调研
首先,教师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计划等,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开展市场调研、参观企业、参与岗位实习等,将学生的理性认知转为感性认知。学生通过参观企业,能深刻了解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状况、薪酬制度及考核办法等,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要点、工作要求,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在学生寒暑假期间,教师可安排他们开展社会调查,在放假前布置调查课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假期进入企业实践,完成实践活动后独立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再有,学校团委每年组织大学生“三下乡”,可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负责设计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既能保证“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也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四)改革毕业论文环节,做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该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应与学生实践经验相结合,以此体现专业特征,如实考核学生能力水平。从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时间安排来看,大多在第七学期末公布论文选题,学生自行根据选题确定论文题目,分配指导教师,于次年5-6月完成论文答辩,为毕业做准备。但是在撰写论文期间,大多学生在校外参加实习或者准备考研,很少有精力处理论文,甚至个别学生确定题目后直接通过网络抄袭论文内容,缺乏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实践体验,失去了撰写论文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了发挥论文的真实作用,必须对毕业论文撰写进行改革,提高论文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首先,精心选题。将论文选题与企业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如引导学生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调研与探究,或者分析企业运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等,坚持真题真做原则,通过选择有意义的课题,既能调动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也能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更利于毕业生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其次,教师科研活动与学生撰写论文相结合,教师鼓励學生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强化科研水平,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可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既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也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实践教学工作。首先,学校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师培养,在学校人事部门的协调下,组织专业教师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担任一定职务,实际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及考核等工作环节,丰富工作经验,构建“双师型”队伍;其次,为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参加企业课题调研,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政策、待遇等途径激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积极性,保障实践教学效果;再有,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邀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为这些兼职人员颁发聘书并支付报酬,将实践指导工作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中,落实实践教学的任务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引起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对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进一步立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促进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推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时间教学实现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可和,吴元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02-105.
[2]周志洪,吴海兵,雷小凤.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03:92-95.
[3]张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326-328+4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