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

时间:2024-05-10

作者简介:王晶晶(1990.12-),女,汉,内蒙古阿拉善盟人,在读研究生,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摘要:在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不同的学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着不同的解释。通过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发展脉络追寻来重新审视其内涵。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63-01

在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的方向转向这一教学理念。不同的学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对这一教学理念的认识并不是十分全面,通过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概念的梳理来重新认识这一教育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诠释

如何理解和诠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解释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理解。

《格林伍德教育词典》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影响自己学习的内容、形式、材料和进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并且给学生提供进行有效学习的技能指导[1]。

杜肯大学威廉姆·巴伦内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转化为学生自己要学和要做;赋予学生权利,让其更充分地参与,更好地被激发,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效果超越对孤立事实的死记硬背,强调高层次(由记忆、理解、应用到分析、评价、创新)的思考[2]。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从本科教育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核心理念。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自由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未来学生能够成为最适合他自身的自己,能够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3]他认为,学校应一样地关心教师的方方面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丝毫不否认更不排斥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献君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是指教师围着学生转,也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如何学以及学到了什么。[4]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重新认识

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中,不仅要考虑到师生关系,不同学段、教材、课堂组织形式、学校环境等因素也要周全考虑,这样才能真正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起自主学习性,鼓励其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从实质意义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一)转“教”向“学”,正确把把握师生观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变革,是从“教”向“学”为中心的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探索性,以学生为本,看到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在教育中没有只有学生的教育,同样也没有只要教师的教育。

(二)更改课堂教学模式,重建教材

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职能。首先,课堂是我们的主战场,在课堂中始终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彰显学生个性和挖掘学生发展潜能,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其次,要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真正的运用到教材编制中去。以学生为中心源自西方,从西方的教材中我们发现其内容无时不刻的体现着这一教育理念。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中介也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糅合在教材中,通过这把教材的利剑即可以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可改变学生学习的认知方式最终促进学生发展。

(三)把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征,合理运用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学生的思维、语言、记忆、能力、性格等心理方面的成长,身体机能的发展,同样有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都表现出对事物不同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一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该学段下怎样运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同样,不同的学科学科结构不同,需要达到的要求和目的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分门别类的渗透到不同学科。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环境

在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90年出版的《校园生活:找回失落的校区》中呼吁加强校区建设,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将学术化和社会化融于一体的教育环境。[5]这证实校园文化的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沟通人们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信念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意识。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使全体师生产生对目标,价值观念,行为标准,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校园文化发挥着后盾支持的作用,完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满意度,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得以实现的保障因素。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敖敖,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一种挑战性的先进教育理念[J].澳门教育,2006,(4).

[2]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3]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1(Z2).

[4]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5]程星,周川.院校研究与美国高校管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6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