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文/王昭君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越来越关注课堂的生命活力,越来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而小组交流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合作学习中,有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实际作用,这样的局面应有所扭转,我们更需要具有实效的交流讨论。
关键词: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效
让数学课堂洋溢生命的活力——关于小组有效交流讨论的几点看法
文/王昭君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越来越关注课堂的生命活力,越来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而小组交流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合作学习中,有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实际作用,这样的局面应有所扭转,我们更需要具有实效的交流讨论。
关键词: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效
作者简介:王昭君(1986-),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教师,本科学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文苑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11-0011-01
在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局面,针对某一问题老师提出让小组交流,同学们随即动了起来,仿佛讨论的很热烈,可深入进去观察我们会发现,有的小组你争我抢不知道谁先说,有的打打闹闹闲聊起来,有的只是组长在唱独角戏,其他组员成了观众。这种交流表面上热热闹闹,可发挥的作用有多少呢?这种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实质性的效果。怎样让小组有效地进行交流讨论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科学编组是基础
为了有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是基础。在对全班进行分组的时候,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经验,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了解了每个同学的成绩、性格等各个方面。如果按照同层次分组,把优生和优生放到一组,差生和差生放到一组,差生小组根本做不到针对老师的问题去很好的思考和交流,那样只能使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这样就违背了我们的教育理念。考虑到这一点,我确立了不同层次分组,每个小组4名同学,其中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和1名差生,由其中成绩相对较好、组织能力强,威信比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小组长,这样小组在交流时组长组织好纪律,由好的帮差的,他们会真正的互动起来,差生在别人的帮助和讲解下学会了,中等生在知识的参与过程中学扎实了,优等生在给别人的讲解中学透彻了,小组内每个人都学有所得,达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
二、传授方法是关键
小组成立后,我们要进一步向学生传授交流讨论的方法。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领头雁”,在分好组后,我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小组长进行培训,使其清楚自己的职责,带领小组成员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培训时教给他们如何组织好组内的交流讨论,如何维持好合作的秩序,可以按照编号,让1号先说,然后2号3号等依次发言,有的小组也可以先安排4号学困生发言,要让组内成员真正围绕主题交流起来,不能让小组成为优生的舞台。
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有的组员随意打断别人,有的根本不听别人讲解等问题。记得刚开展小组交流的时候,我去下面巡视,很多同学举手,他们不是问问题,而是告状:老师,他不听我的,老师,他不参与……针对这一问题,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培训,要求他们在交流时做到“四会”:一是会倾听,别人发言时学会认真听,不能随意打断别人,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有问题等发言人说完再说。二是会表达,轮到自己发言时,要能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和别人交流。三是会质疑,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如果有不明白的要敢问,有不同想法要敢于提出来进行讨论。四是会欣赏,在交流碰撞中,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赞赏他人,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尤其让差生树立信心,创造和谐快乐的氛围,让同学们自由的交流想法。
三、营造宽松的氛围和时间是保障
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别人说别人的,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些孩子成了小组的陪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加入,要让他们认识到在小组中学习是学习方法的一种,让他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引导其慢慢的融入其中。我们老师要特别注意:一是变教导者为服务者,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质疑的氛围;二是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讨论能力的形成,需要进行不断的培养和训练,给学生留足时间是促使学生有效交流的保证。一节课40分钟,如果老师放不开,不舍得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话,那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听课时不难看到,有些课堂采用交流讨论,学生讨论才2分钟,教师就一拍手“交流结束!”有的学生刚投入进去,有的组员还没轮到发言,这种“假讨论”不可取。在刚开始采用小组合作时,我的课堂也存在这种现象,感觉学生交流太浪费时间,担心完不成教学进度,不舍得把宝贵的时间交给学生,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我们应该把它还给学生,不然表面的交流没有意义,这样的课堂仍旧没有生命的活力。
四、把握交流的问题和时机是支点
大家都知道,交流讨论是由问题引起的,但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引起交流讨论,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收到讨论的实效。要使小组交流不留于形式,真正有效,选择交流的题目至关重要。
具体说来,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性时,最好能安排讨论交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的问题尽量与学生的认知相适应,使学生通过动脑思考能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万以上数的读法”时,我首先写出一个较大的数,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数读作多少,你是怎么读出来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开始进行交流,经过展示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读对,只是读法不一样,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和肯定。然后全班讨论哪一种方法读起来比较简便准确,总结出先分级再读数的方法。这种有效的交流讨论顺利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把讨论的过程、争辩的结果,即本部分内容的重点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只有学生有效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洋溢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使学生展开的交流讨论更具实效。
(作者单位:东昌府区文苑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