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西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性

时间:2024-05-10

文/黄书红

一、西藏自治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方。在这片辽阔的地域中,聚集着无数的藏族同胞。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活,这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和信仰体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藏族人民在语言、行为、信仰、心理、传统中所表现现出来的集体习惯和集体意识,对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这种民族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在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是非价值观,决定着人们对于善恶的看法,塑造着集体价值观念。

此外,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实行政治上的优待,所以西藏成为了中国为数不多的民族自治行政区之一。在法律上,该地区除了遵守国家的大政方针之外,还拥有自主制定地区行政制度的权利。所以,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

西藏独特的文化形式、宗教信仰模式和政治环境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材施教,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育模式。在尊重少数民族信仰、习惯和文化的基础上,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想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就必须要探索符合西藏政治环境和文化习惯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保证西藏地区思想政治课有效开展的建议

(一)有选择地使用思想政治教材。因为西藏地区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受到自然条件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地广人稀等的影响,所以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虽然新中国过成立以后,国家对西部尤其是西藏地区进行了开发,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但是相对来说,西藏地区的课程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思想政治老师所使用的教材依然是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或者其他省市自主编写的参考书等等。且不说任何一本教材或者参考书都有其局限性,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取舍。仅仅从教材内容上看,这些全国统编的教材或其他省市的教科书中所规划的重点、难点,使用的事例,引用的名言等都不符合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些内容如哲学理论等,甚至和西藏地区的文化和宗教相违背。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可照本宣科,应该根据西藏地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传统进行有目的地删减、补充和替换,调整课本结构和知识体系。

(二)全面了解西藏地区的民情,选择合适的案例。具有西藏拥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在中国的生产建设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西藏学生常常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尤其注意这一点,不要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此外,西藏地区的气候环境、教育环境、经济条件、人文底蕴等都有其特殊性,教师在选择案例、设置情景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照抄照搬。例如在讲到“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变化”这一节的内容时,有这样一个事例:冬天的西瓜比夏天的西瓜价格高,主要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这在平原地区是一个非常浅显易懂、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但是在西藏地区学生就非常难以理解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的气温在一年之中的变化不大,但是在一天之中气温变化非常大。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人们对于西瓜的需求弹性不是很大,供求关系变化不明显,西瓜的价格变化也不明显。在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要对西藏的综合环境有所了解,然后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来说明理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充分了解西藏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大量的研究表明,和其他地区的学生相比,西藏地区的学生对于逻辑法则的理解、逻辑推理的应用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跳起来就能够理解的水平上,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充实感,而不是一味地讲解一些过于抽象和专业的知识,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着力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难点和重点知识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组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产生新的见解和思路,老师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盲点和与教学内容相悖的民族意识形态。

(四)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由于历史的原因,西藏地区的人们主要运用两种语言,汉语和藏语。土生土长的西藏学生对于藏语较为熟悉,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离不开藏语的辅助。但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汉语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在思想政治课中,汉语和藏语都必不可少。但是,受师资力量的约束,有的汉语老师藏语水平不足以和学生进行交流,藏语老师又不熟悉汉语,给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所以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通晓两种语言,并能够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如地切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和观点,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以后融入主流社会和传承民族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1]罗吉华.文化差异与西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困境和变革[J].民族教育研究,2011.

[2]闫爱敏.跨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态度目标的建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

[3]龙宝新,陈晓瑞.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