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以重庆市N高校为例

时间:2024-05-10

文/王建明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以重庆市N高校为例

文/王建明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本文以重庆市N高校为例,从高校、大学生和社会三者结合的视角对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认知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结构失衡;社会需求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毕业数量剧增,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截止2014年6月30日,重庆市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69%,重庆市大学生的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发突出。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一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部分岗位存在空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的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即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和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和不协调[1]。从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来看,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认知的差异实际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就业能力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2]。

因此,探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影响因素,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使之适应社会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大学生个体、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如:李军凯通过实证分析提出政治面貌、学历层次、学生干部级别、实习单位声望、实习单位评价以及参与就业指导情况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产生显著影响[3];彭树宏提出家庭收入、社会实践活动和工作实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朱国玮等通过实证分析提出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5]。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培养与形塑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将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三者结合来看待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以重庆市N高校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和比较高校、大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认知排序及差异,以采取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培养策略。

一、重庆市N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学生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的认知排序是否一致?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现有理论和问卷调查列出15项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学校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加强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的培训、学科竞赛指导、学校实践基地建设、对毕业实习加强指导、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活动、教师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教学过程、教师具有从事相关职业的经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信息发布、企业的参与、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的反馈意见的记录与运用、毕业校友反馈和大学生自我培养。

问卷调查采用七级量表,1—7分值越高表明认为该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越强。调查问卷主要在重庆市N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发放,共发放了重庆地区80份社会用人单位问卷,涉及18个行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有效问卷为77份;发放了65份高校辅导员、职能部门教师和专任教师问卷,有效问卷为64份;发放了300份高校学生问卷,有效问卷为271份,问卷统计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选择“培养和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重要性程度的影响因素”排序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三方选择“六项最重要培养和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影响因素”的排序

由表一可知,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的认知与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发布、实践基地建设、职业规划教育、毕业实习指导、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我培养,这是培养和优化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并使之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

二、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的对策

优化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解决重庆市大学生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是高校、学生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主要从高校、学生和社会层面分析重庆市N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优化策略。

1.高校创新社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为目标定位,把握好劳动力人才市场的变化、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整合多方的力量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应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就业信息平台不仅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变化等信息,还要提供就业政策和法规,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便于大学生预测市场的未来需求,及时调整个人求职目标、内容和途径。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生涯管理教育,借助人——职匹配理论、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全程指导大学生就业规划,并贯穿大学阶段的始终。要引导大学生增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意识,帮助大学生明确适合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合理培养和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改革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培养及优化尤为重要,首先,要综合把握好高校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突出整体性;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增加灵活性;处理好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强调育人性;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强化实践性”[6]。具体来说,抓好第一课堂的教学环节,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要抓好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各种大型作业、社会调查、学生科研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责任心和认真的做事态度[7]。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社团、创业设计比赛、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并注重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习指导和管理,有学者提出毕业实习可以帮助缩小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帮助学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能力结构[8]。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大毕业实习环节的投入及重视力度,并且在大学生考核体系中增加毕业实习的比重。此外,引导教师更好地关注和指导毕业实习实践也是十分重要的。

2.大学生应转变心态,重视自我培养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供给主体,应将个人发展意愿与社会需求结合,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注重自我学习、自我开发、自我能力提升和就业能力结构优化。要紧密结合市场变化和岗位需求,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自身应根据无边界职业生涯的要求准确做好自我认知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培养个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学习能力,努力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重视培养个人忠诚度、责任感、诚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个人品质与形象,使得个人就业能力结构和社会需求相匹配。

3.社会参与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培养、形成与优化是一个多方互动的过程,需要社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应积极鼓励社会用人单位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与高校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社会用人单位还可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选派企业优秀骨干及管理人员参与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参与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培养过程。

三、结论

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和社会三者结合的角度对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其深层原因在于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认知存在差异。因此,解决重庆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共同努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和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不足的是,本文仅以重庆N高校和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研究结果难免有一定局限,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昕宇:《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与结构思考》,《人民论坛》2014年第3期.

[2]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3]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11期.

[4]彭树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6期.

[5]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6]罗家莉,孟庆瑶,李敏:《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7]李永苍,吴选忠,陈瑛:《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8]王霆,曾湘泉,杨玉梅:《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研究与实践是对院级心理健康工作的进一步探索,能够发现目前院级心理工作有待完善之处,也能够明确如何更有力的发挥其优势作用。总之,充分结合院(系)学生特点,把培训宣传、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学生骨干、家长、院(系)各支教师队伍的力量,将学生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推进和深化院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招就处委托课题“基于社会需求的我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王建明(1966.3-),男,四川资阳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0-0229-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