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中的作用

时间:2024-05-10

文/侯宁宁 陈晶



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中的作用

文/侯宁宁1陈晶2

摘要:医学的进步要求医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医患沟通是医学生临床技能、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利用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培训,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医学生学习在不同临床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培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医学教育;职业素养;医患沟通

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治疗过程中兼顾患者社会角色和心理体验。目前认为,医师职业素养可定义为临床能力、沟通技能和伦理学修养。医患沟通是医师诊疗过程中必要的工作环节,医患沟通的过程是医师临床技能、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备基本素质,因此在医学院校教育中如何利用有效措施提高医学生沟通技能成为医学院校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1]。

一、医患沟通技能是医学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医患沟通是所有医学工作的基础,采集病史、病情发布、诊疗方案的告知、授权委托等工作都离不开沟通[2];特定情况下的特殊沟通更是人文修养体现,比如通知坏消息、保护患者隐私、获取知情同意、询问敏感病史和解决冲突等,这些情况都要求医生以一种相对正式、令人舒适但坚定的态度来完成;向患者透露有潜在痛苦或生命危险等的坏消息时,医生还要具备安抚患者的能力。

《卡拉玛祖意见声明书》(Kalamazoo ConsenssStatement,2001 年)注明了七个临床沟通要素: (1)建立医患关系; (2)开始讨论; (3)收集信息; (4)了解患者资料; (5)分享信息; (6)就问题和计划达成一致; (7)结束会面。医师的交谈能力是影响医患沟通的首要因素,医师沟通过程中说话的语调(愤怒、希望、恐惧)、音量、语速和肢体语言(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均会影响到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其他的技能包括如何与患者建立信任、如何传达自己的理念;当患者含糊其辞或故意隐藏真相的情况下,推敲事实也需要高超的技能。如何让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医学院校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上述技能,在患者最痛苦的时刻有效进行沟通,取得患者信任、获得患者的支持并顺利完成诊疗任务,成为高等医学院院校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训的重要任务。

二、标准化病人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医学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在不同场景中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传统的医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但缺乏在真实临床场景中培训学生与患者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标准化患者(SP)又称模拟病人,是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健康人或患者,在接受15-25学时的强化训练后,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教具,模仿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尽可能地模仿患者特有的态度和情感,旨在恒定、逼真地再现某个医疗场景,从而让医学生学习如何圆满地完成某项临床工作[3]。标准化患者可以高信度的重复扮演同一角色、提供一个可控环境,使医学生接触到临床场景或交流难题,医学生实践课堂学习到的理论,标准化患者也可对于医学生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标准化患者消除了诸如场景变化和患者隐私保护等问题;医学生在测试中经历相同或不同的案例,可参考预设的标准答案,也可前后比较自己反应,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标准化患者接受的培训通常能让他们在真实现场中兼任患者、教师和评估人员的角色。

三、如何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医学生医患沟通培训

最常见的标准化病人场景测试,是医师与患者进行沟通。预先告知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如自我介绍、记录病史、体检、向患者宣布坏消息、获得知情同意等。通常一个简单任务(如获取不太复杂的知情同意)完成时间为10-15分种,而复杂任务(完成全面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测试完成后,标准化病人填表评估学生的表现,既包括医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评价,也包括患者隐私保护、与患者情感交流技巧的评价等,标准化患者也作为教师与学生讨论其表现并给予反馈,学生则需要完成如写实践报告等反馈。

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的测评一直是医学高等教育中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临床情况复杂多变,患者的心理、情感在重压之下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单凭理论授课、传统意义上的笔试,不能合理评估医学生的实战能力。如果采用真实临床场景观察,由于医生交流能力要受到场景和特定案例的影响,因此对交流能力和人际能力进行稳定的估计,需要较多的观察次数(高达30 次)。真实临床事件会随条件、患者和医生等因素发生变化,在三个因素都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对交流技能做出评估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标准化病人用于医学实践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大突破[4]。

四、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

有学者对标准化患者表演的真实性及案例细节表述的准确度进行一系列研究[5]。检验真实性的方式是将标准化患者送至有经验的医生处,评价医师在未告知的前提下,能否将标准化病人从普通患者中识别出来,结果发现识别率仅为10%-20%。进一步研究发现,被识别的标准化病人三分之一是由于被检验的标准化患者与医生专业不符所致。

作为评估者,标准化患者与有经验的教师在给学生打分方面有同样的准确性。研究显示,标准化病人对考生表现记录平均一致率达到82%,标准化患者的整体评分准确度为91%。标准化患者在评估交流技能方面优势更加突出。Boulet等采用SP患者进行医学毕业生临床技能测评,证实“良好训练的标准化患者可用于测评医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循证医学证据显示,

(作者单位: 1.潍坊医学院; 2.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翟高峰,仇永贵.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华全科医学,2010,8 (11) : 1410-1412.

[2]Brown J.How clinic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core par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K[J].Med Educ,2008,42 (3) : 271-278.

[3]Liew SC,Dutta S,Sidhu JK,et al.Assessors for communication skills: SPs 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Med Teach.2014,36 (7) : 626-631.

[4]Shirazi M1,Labaf A,Monjazebi F,Jalili M,Mirzazadeh M,Ponzer S,Masiello I.Assessing 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s by the use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emphasiz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quality assurance.Acad Psychiatry.2014 Jun; 38 (3) : 354-60.

[5]Setyonugroho W,Kennedy KM,Kropmans TJ.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OSCE checklists used to assess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A systematic review.Patient Educ Couns.2015 Jun 27.S0738-399.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0-0225-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