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分析

时间:2024-05-10

文/孟凡长



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分析

文/孟凡长

摘要:作为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主要包括智力、能力,情感、性格、意志及道德品质、人际交往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从勤于学习、经常自省、善于走出心理误区等角度,加强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素质;意识形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分析其培养路径,对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的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通过多种信息媒介,以各种包装形式对我国进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生活方式也随之受到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能力方面的心理素质

首先,敏锐的观察力。要注重调查研究,对教育对象的观察全面、客观、准确,并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其次,创造性的思维力。要善于独立思考,富于联想,大胆发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进行理论思考和科学认识。最后,鲜明的分辨力。要坚持党性原则,对社会自发的、不可控的消极影响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分化”与“西化”图谋应保持高度警惕,对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应给予抵制。

2、情感、性格、意志方面的心理素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充满热爱,甘愿为之献身,善于在教育对象最困难的时候捧出火热的心,伸出温暖的手。但只有情感是不够的,还要有果断性,要以周密的考察和准确的判断为前提,及时作出决策,能够坚定不移,充满自信,敢于承担责任,坚持真理。另外,还要保持自制力和坚毅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分寸、留有余地、三思而行、有理有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还要坚忍不拔、义无反顾、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为之奋斗。

3、道德品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道德说教、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1]”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爱护教育对象,循循善诱;要加强学习,塑造完善人格;要严于律己,遵守职业纪律。同时,还要公正、宽容、谦虚、相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教育人的一项工作,要广泛地同各种类型的人员打交道,在人际交往中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引导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交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门艺术,它通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教育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培养路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和不断涌现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1、勤于学习,不断提升和改造自己

学习是提高和改善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列宁曾言:“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2]”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和传递日新月异,科技水平的发展一日千里,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虚心学习,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谦虚谨慎的姿态,丰富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优化知识层次,更好地满足教育对象的各种心理诉求,更有效的完成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2、经常自省,提高修养自觉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修养,贵在自觉。在修养过程中,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影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其最终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个人的修养自觉性。在哲学层面上,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是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表现。具有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自主、积极地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有明确的志向和高远的追求,分析总结教育对象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其次,要有“内省”的自律心理,经常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的种种表现,提升自我的社会价值,达到自我完善。再次,要有“慎独”的道德心理,在“微”处下功夫,在“做”处见功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而达到社会自我的境界。

3、走出困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误区

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走出心理误区,也是摆脱心理困扰,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首先,走出认知的心理误区,绝对化心理、片面性心理、否定心理等要注意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有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把个人的认知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实事求是地评价教育对象和教育效果。其次,摆脱情绪困扰的心理误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喜欢探索问题,能热情地对待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充满信心,即使遇到困难,也能知难而进,在实践中开拓新思路、提出新方法。最后,克服不良意志品质的心理误区。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不断加强意志品质修养,培养开拓创新和竞争进取的意志品质,克服懒惰懈怠等意志缺陷,才能避免职业倦怠期,永远充满朝气和活力,取得事业的成功。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社科部)

参考文献:

[1]李瑞彩.浅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9 ( 8).

[2]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级项目:“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研究”( SK12-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孟凡长( 1986-),男,河北秦皇岛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社科部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185-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