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作者简介:徐畅(1991-),男,汉,浙江长兴人,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科教方能兴国,教育之于国家强盛、民族安康的重要不言而喻。在四个全面的改革战略框架下,教育改革的深化是转型时期的关键性范畴。当下的教育制度饱受争议,矛盾焦点直指公平性,如何摆正教育公平是改革的核心。产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学大力倡导社会公平,这对当下于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教育;改革;新公共行政学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286-02
一、引言
无论对于一个民族,还是对于独立的个体而言,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是社会系统中永恒的法则。而知识的传递则需要不同形式的教育。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学校是每一个人接受教育最频繁的场所。然而,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目前的教育制度早已被民众口诛笔伐,民众所抱怨焦点集中于教育中不公平现象:特殊加分、地方保护主义、泄露试题等等。这些不公平阻碍了许多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的道路。即便存在不公平,学生和家长仍然非常重视高考以至于出现许多令人咋舌的社会新闻,因为高考是如今唯一相对公平的能够改变命运的平台,而就是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平台,仍旧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平。在当前形势下,高考制度乃至整个教育体制需要公平理论作指导,进行变革。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一场新公共行政运功席卷美国乃至全世界。该运动的发起者们高举“社会公平”的旗帜,[1]这对当前中国教育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新公共行政学理论概述
新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是相对于旧公共行政学而言。区分两者之间的标志是1968年在纽约锡拉丘兹大学召开的明诺布鲁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年轻公共行政学者共同商议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态势。学者强调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内容,将社会公平纳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原理与体系中。而在这次运功之前所形成的公共行政理论,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重新建立的公共行政理论称为旧公共行政学。
事实上,最早提出公平理论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的公平理论。新公共行政学派的社会公平理论依据来源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即公平的自由高于一切。
三、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起点不平等
学生在入学前选择学校就已经存在不平等想象。对于小学、初中而言,公办学校一直都是受到许多家长的热捧,但是这些学校的名额非常的有限,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想要進入好一点的小学或是初中时非常困难的。虽然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实行摇号抽签制度,但是,即便普通家庭摇到了能够入学的凭证,但是学费又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而对于高中、大学而言不平等的现象就更加凸显,特别是中考、高考中的加分政策、保送政策,更严重的还出现考试泄题、代考等现象。部分省份和城市的高校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这些高校对本省生源的考生所划的分数线要低于外省生源。这些情况的存在恶性挤占了教育资源,导致部分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未能如愿求学。
(二)过程不平等
各学校之间也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首先,城市与农村之间就体现的非常明显,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硬件设备,农村学校都要远远落后于城镇学校,农村学校能够获得的经费非常有限,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国的所有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中,有22个地区的城镇小学的人均教育经费要高于农村小学。其中,2009年,我国城镇小学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为4171.45元,而农村小学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只有3842.26元。[2]经费方面的差距尚且如此,人力资本方面的差距也较为显著,因为绝大部分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而农村学校则存在着一位教师任教多门科目的情况。另外,硬件设施方面差距也非常明显。高质量的城镇学校都配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电脑、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而反观农村的学校,别说这些先进的设备,就连课桌椅都是破破烂烂的。经费、教师队伍、硬件设施差距的不断夸大,久而久之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也是越来越大。其次,除了城乡差距外区域差距也非常的明显。就以大学为例,超过一半的211、985高校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数量少,且质量也要差于东部地区。211高校与非211高校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国家所拨的经费,并且差异非常大。再次,户籍制度是教育体系中不公平的集中体现。上文中提到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都与户籍制度有关。此外,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与户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留守儿童失去的父母的教育与关怀,却也得不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复次,在不同教育阶段施教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现象。在大学之前的教育中,有些家长会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寻求任课教师对子女的重点关照和特殊照顾,比如业余时间的辅导等等。而在大学教育中,本科升硕士、硕士升博士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现象。
(三)结果不平等
除了起点不平等与过程不平等外,教育不平等还包括结果不平等。这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表现的非常明显。每年暑期,都有几百万的毕业生面临就业的选择,虽然有些名校毕业生具备高才能、高素质,但他们却未能如愿找到工作。这是因为有社会潜规则的存在。尤其在面试中,面试被拒绝的理由总是令人诧异。高学历并不能带来高收入,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社会现象,而且并不是因为竞争太激烈。
四、措施
(一)融入社会公平因素
上述种种现状,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社会公平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融入更多的社会公平因素。首先是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包括经费、人力资源、硬件设施。国家对落后地区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与经费支持,而且必须落实到位,强化政策的执行与监督。而各所高校应当保证专款专用,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而针对人力资源方面,各个名校的优质教师可以轮流下乡、去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地方支教一段时间,国家给予这部分教师一定的补贴。而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可以对当地部分教师进行集中再培训,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经验的交流。此外,针对硬件设施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当出面号召各知名企业及名人为相对落后的学校捐助教学设备。
(二)传播公共精神
面对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制度的改善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公民应当具备公共精神。事实上,政策、法令、法规都是特定机构的专业人员经过调研、征求意见所制定的,并且也是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与实施的。政策法规即便非常的完美也是理想化的,因为执行的过程中总会有人蓄意破坏,而这背后真正的原因就是就是需求的满足与利益的划分。虽然“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的行为都是逐利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意志力,都应该具备公共精神,个人不能因为谋求私利而不顾一切。
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部分人妄图通过捷径获得成功,这也与当前社会中盛行的成功学也密切关系。改革开放至今,许许多多的一夜暴富、平民变英雄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于是他们出书立传,向他人传播所谓的成功的哲学。普通人向他们投去钦佩眼光的同时,也会暗自较劲,认为自己也是可以的。于是他们努力,但是部分人失败,于是他们便试图寻找捷径,社会公平便被打破了。这样的一种行为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非常致命的,因此,社会中需要一股新的思潮,去纠正扭曲的价值观。让每一个公民具备公共精神。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