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美术欣赏课的开展

时间:2024-05-10

张佳

浅谈美术欣赏课的开展

张佳

新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习活动中的欣赏评述内容,进行了新的规范及要求,以阶梯的形式在教材中一一体现。教材中的体现如下:小学一年级《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二年级《丰富多彩的玩具》《五彩缤纷的生活》三年级《迷人的动画片》《认识图形标志》四年级《漫画欣赏》《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五年级《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六年级《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这些课程的安排,让孩子们从自然美到生活中的美、从视觉影视到图文标志、从中国国宝到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使孩子们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并提高了美术欣赏能力,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可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对美术欣赏评价不重视——学生觉得美术是副课,又不考试,对于升学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也有学生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在生活中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也不感兴趣;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美术欣赏课的,只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教师自说自话的教学形式。对于现在的学生,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对美术欣赏有自己的见识及看法,觉得美术欣赏不只是讲授艺术品的背景、历史及用途等,应着重在‘美术’二字,除了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研究艺术品的构思和形式美的规律,更应寻根问源,一起来发掘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美。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有兴趣,才能形成审美趣味。

为此,我感触颇多。人们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专职美术老师缺乏,更不用说美术欣赏课了。美术教师理论知识匮乏,教师也不知怎样欣赏或不知该怎样引导让学生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一个人讲的神采飞扬,可学生却听的索然无味,丝毫不感兴趣。还有一部分教师采取放养的态度,基本上不讲解、引导学生欣赏,而由学生自己欣赏,自主评价。最后,在评价方面仍是在选拔功能的层面,注重一些死板、条框、规范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多方面的、逆向的思维创新及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美术欣赏课,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发现及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开展活动:

1.了解美术作品的背景及相关历史故事

所有美术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创造出来的,可以先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的历史,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及对艺术特征的小结。如青铜器、秦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圣经》中关于耶稣被出卖的传说,画面中12个门徒都同坐在一张餐桌前,不同的神情可表现出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充分体现了画家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把握。通过对该作品情节的介绍和主题的阐述,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意义。

2.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我们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走走看看,一起讨论分析、评价校园的布局和特色,或者每个人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全方位观察。

也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环境、事物、朋友、家人、及学习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贺卡的制作、教师的布置等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生动的表象,积累美的经验,感受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3.充分利用各种感官

美术欣赏不单单是视觉活动.而要加强其他感官的感受,从嗅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去体验,全方位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线条》,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听不同的音乐,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其感受,能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听到的音乐;其次我会让学生来观察班级里有哪些线条,它们是怎样的;再次让学生来欣赏日常生活中的图片。

4.带着问题欣赏并讨论交流

上课前,教师可依据作品的特点做好假设情景,要求学生在情景中带着问题欣赏,在观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如,作品中有什么,你觉得它要表达什么呢,它有什么意义,让你用这幅作品来装饰家里,你会放到哪里呢等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多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到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是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亲身经历所限,他们的见解可能会幼稚和片面的,但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应得到尊重和认可,不需要统一。课标中明确要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5.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有着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及有特色的音效,能以各种方式来表达信息,以更直观的形式来表现作品。在美术欣赏课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教学作用,在教学演示上,达到了与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记的效果。

在欣赏过程中,给作品搭配恰当的背景音乐,收集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如在油画欣赏时,可按时间顺序出示,各个不同阶段的绘画艺术特征及大师的作品,再配上音乐讲这些画家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较容易归纳、理解整个油画发展的历史,通过对比也能欣赏到各阶段不同艺术家的绘画特色。

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让学生在发现美、理解美,及表达美的过程中获取审美方法、经验。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关照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安排有目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审美培养才有效果。美术欣赏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社会活动,他们可以坐在课堂,就可以突破限制,让他们积极的体会美、理解美、表达美,才会成为社会中更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一机四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