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语言相对论”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的语篇错误

时间:2024-05-10

孔瑞

从“语言相对论”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的语篇错误

孔瑞

本文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常见的三类语篇错误:篇章主题不明确、语篇不连贯及结尾主观性强。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英语文化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相对论;中西思维差异;语篇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是20世纪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个重要假说,它主张语言制约思维,思维反作用于语言,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世界观。这一假说从语言的多样性角度出发详细阐释了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影响与限制作用。汉英分属于亚太与印欧两大语系,语言的差异反映了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时,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对语言的组建有很大的影响。写作是对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作者在几年的大英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英语作文在词汇、句法、语篇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出发,通过解析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针对其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语篇组织构建的影响做出详细阐释。

一、语篇错误分类及原因

早在1966年,Kaplan就提出了不同语言文化思维图示的假设。他认为中西方语言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型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篇章写作过程中重点信息布局的不同。我国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常常写出有中式特征的英语文章,这不仅体现在词语搭配及句法结构上,在语篇组织及构建上也有明显的反映,本章从主题思想、语篇连贯性及结尾句三个方面对大英教学中学生写作所犯的语篇错误进行了研究。

1.篇章主题不明确

西方国家侧重于直线思维,语篇的组织结构呈直线发展。他们习惯把重要的信息放在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然后再把次要的信息一一补进。因此,他们写文章时英语段落通常通过主题句直截了当地点明段落的中心思想,然后给出分论点,层层论述主题,证明并揭示其中的内涵,让读者对篇章主题一目了然。

而中国人受其整体式、直觉式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时习惯于用汉语的段落发展方法从侧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迂回环绕,让读者意会自己索要表达的意思,注重铺垫和渲染,不直接切入主题。由此,中国学生写出的作文经常会在语篇开始的位置花大量笔墨来介绍事情的起因和其它相关的客观条件,进而逐步引出关键内容。这样以来,很多学生写出的英文作文没有主题句或者主题句放在了语篇中间或者结尾处,这种语篇结构很难被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所认可,被认为主题不明确、文理不通。

2.语篇不连贯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语篇衔接方式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也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西方人注重主体中心思维和逻辑思维,他们在组织英语语篇时注重形和,即语篇的显性衔接,文章的语法结构及逻辑关系相当严谨。他们在组织语篇时往往会开篇点明主题,表明写作意图,用简练却包含作者写作目的篇章主题句作为文章的开端;其后段落的发展紧扣主题按直线展开,层层深入进行逻辑分析,分点论证说明,段与段之间紧密衔接;最后得出结论,点明主题,形成首尾统一。由此,英语语篇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独立的段落组织起来的,大主题分成一系列的小主题,小主题又分成一系列小论点,形成了一个树型结构。除了句与句之间需要使用连接手段外,段落与段落间也同样需要使用连接手段使之连贯起来。因此,他们在文中会大量的使用连词、副词、从句或分句使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逻辑联系起来。

中国人的辩证主义思维模式决定了汉语的意合性,它注重的是语言的隐性连贯,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因此,由于不清楚英文段落的组织规律,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时较少使用连词,语言表达往往以传达语义为中心,主要是依靠词序的变化、上下文语境及语言的言外之意来连接文章各个部分。如:在学生作文中很少出现first,second,third这样表达逻辑关系的词。这样以来,学生写出来的英语句子就会缺少连接词,句子松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也相对松弛,一段话多个主题或者多段话论证同一主题,从而写出的文章给人一种跳跃、不连贯的感觉,造成了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3.结尾主观性强

西方思维强调客观与公正,表现在写作上就是在内容上最大限度的追求语言的客观性,让读者们相信其并未搀杂自己的主观思想。因此,在写作中他们喜欢摆出大量的事实与数据,让读者们自己推断出结论。这样以来,其文章结尾往往进一步突出了主题。

而中国人主体思维的主观性较强,往往对读者的判断力持怀疑的态度,表现在写作上是作者结尾结论化,即由作者明确点出结论。具体表现有:一、中国学生习惯在结尾处总结出个人的观点及看法,如:I think parents should help the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或 In my opinion, our parents love us so much…我们发现每句话都离不开“I”或“my”这样以“我”为中心的词,而且结尾无一例外在表达愿望,畅想未来。二、中国学生喜欢在结尾处喊口号,发出强烈的呼吁,如:Let’s work hard together and make ourselves much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society. 或者用To find an ideal job,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study hard.Just do it from now on.等等。实际上,这种口号式的结尾不但没有号召力,反而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

此外,结尾段落中除主观性较强外,还存在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如:部分学生摆出论点之后,直接结束全文,没有给出任何总结性语句或者段落,使文章看起来不完整。还有些学生在结尾处引入与主题无关的新观点,这是不符合英文写作的规范的。所以这就造成了中国学生文章的结尾往往让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无法接受。

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影响着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篇章构建。为减少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自身文化意识的提高

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还要引导学生传播中华文明的精华。我们除了要不断丰富自已的西方语言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只有自身清楚中西两种文化思维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因此,我们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理论外,还要与时俱进,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提高文化素养。只有自身有了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启发学生对比学习中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并不仅在于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英语语言文化。因此,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而是要透过语言表面,揭示西方文化的内涵,了解西方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及其反射出的西方思维习惯,进而引导学生对比汉英思维差异,以避免写作及交际过程中母语文化的干扰。目前,许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选用了新视野或全新版大学英语两套教材。每套教材的选文都关联到很多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讲授文章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语篇中蕴涵的西方国家文化知识,进行必要而充分的文化导入。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来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通过这种长期的文化渗透,学生会自觉发现两种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从而潜移默化的接受并认同对这种差异在语篇中的表现,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

综上所述,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密切。中国大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中所犯的主题不明确、语篇不连贯、结尾主观性强等篇章错误主要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英语文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文化的差异,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用英语思维去构建语篇,写出高水平的英语文章。

[1]Kaplan, R.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1966: 15-27.

[2]李松涛.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5,(2):52-56.

[3]师晓霞,刘爱真.中西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主题句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3):199-202.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

孔瑞,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