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孙文娟
摘要:中学物理教师需要用一种理智智慧的方式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如认真反思学生错误的原因,反思自己教学的缺漏之处,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成为教学资源(这是其他的资源无法取代的),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功效,用这样一种宽容的教育方式去处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时,它的效果是惊人的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出现错误时的处理行为,与各位同仁共议.
关键词:观察;辨析;联系;方法
1以错扩展,建立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
【例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在水温达到90℃后,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下表是实验过程中的记录表格:
t/min10111213141516171819T/℃190192194196197198199199199199(1)请你根据实验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2)请你通过实验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①②
当提问(2)时,有一位同学说:“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显然她的回答是文不对题,因为她没有认真读题中要回答的是“沸腾”的特点,而笔者没有急于判决她是错的,而是对同学们说:“如果这道题问的是请你通过实验数据归纳水加热整个过程中的特点,同学们说一说都有哪些”同学们立刻积极踊跃地说出了很多种答案.
例如: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沸点低于100℃;液面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不是纯水;沸腾前温度上升先快后慢等
等到同学们的思维结束之后,请同学们又再次回到本题中,请大家看一看这道题问的是什么特点,这时同学们都知道了沸腾的特点只是加热过程中众多特点中的一部分,而且刚才答错的同学认识到了自己审题不细的错误.
这样处理错误的教学行为既使同学们认识到了错误所在,又使同学们扩展了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
2以错辨析,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例2】给你如图1所示的器材,其中A和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圆柱体,上方是泡沫塑料,请你根据如图1所示的场景,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你的猜想:
(2)实验步骤:(可用简图说明)
(3)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
一位同学提出可不可以把海绵放在上面?教师问学生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同学想了一会后,说出生活中二人转的表演中顶手帕,当用手指顶的时候和用手掌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不同,效果也不同,教师又问,那你知道表演用的手帕和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吗?有的同学说生活中的手帕比较轻,用手指顶的时候和用手掌顶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效果不明显.那这道题材料是海绵,如果把它放在上面怎样呢?同学都共同回答效果不明显.对于现在这道题不适合,但生活中还是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同学们可以再举一些例子吗?同学们举出骑自行车时有车座子和没车座情况不一样;睡在钢丝上和睡在床上不一样.
这样处理错误的教学行为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联系对比,让学生自我去剖析原来认知上的偏差,而不是全面否定学生原来的认知,利用学生认知的渐进性,使学生对问题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也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
3以错发散,学会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例3】小明和伙伴们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唯一的乒乓球踩扁了,你能帮他想个简单可行的办法使球恢复原状吗?
同学们都很快说出了答案,把乒乓球放在热水里,热水与球内气体发生热传递,所以温度升高而膨胀,可一位同学对于这个答案产生置疑,乒乓球在热水中是恢复原状了,但将它拿出来岂不是又变瘪了吗?教师首先给予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正是一些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爱迪生从声音可以振动想到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于是发明了留声机,法拉弟由电生磁想到了磁生电,于是人们制造出发电机,这些都是逆向思维创造新事物的事例.但是有些变化是可逆的,有些变化是不可逆的,在本题中出现的现象,也就是形变是不可逆的.所以不能逆向去考虑.球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压力,之所以瘪,是因为受到了较大的外力作用,使之发生了形变.只要是弹性形变,球体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可以使之恢复原形.之后球体内外气压相当,怎会又瘪呢?只考虑了结果,而忽视了对结果的形成原因的分析.
这样处理错误的教学行为既肯定了同学的想法,保护同学们的这种善于思考的精神和积极性,又使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思路.
4以错导引,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当课程进行到力和运动时,讲平衡状态的定义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称为平衡力,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的运动状态与不受力的运动状态等效.
【例4】有的同学就提出当把物体竖直抛出后,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是静止的,在那一点应该受力不平衡.
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到高中解决,在最高点的时候,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仍然在改变,应该受到不平衡力.现在怎么解决呢?笔者不是生硬的告诉同学,而是首先肯定了該同学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小讨论之后,让同学们把书翻回到牛顿第一定律,谁能在定律中快速的找出一个字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同学认识到了“总”字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另外,让同学们讨论汽车启动和刹车时的两个静止瞬间,学生都豁然开朗.
这样处理错误的教学行为既使同学们认识到了错误所在,又使同学们学会了剖析错误的方法,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深奥知识的信心.
5将错就错,创设探究的情境
【例5】灯L1和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如图2所示,当再测L2两端电压时,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同学回答: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到C
有些同学立刻有反驳的,教师事先准备了一组实验器材.让那位回答问题的同学到教室的前面亲自做了一下他的方法.只将接A的一端改接到C,便成了“+”接线柱接电源的负极,当然出现了电压表反偏的现象.
在《标准》中提到,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但好多学生对课本上的探究,认为是已经设计好的,只能照做,缺乏兴趣,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的一些想法,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来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这样既可以利用实验来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这样处理错误的教学行为既使同学们利用自己的能力认识到了错误所在,又使同学们无形中学会了科学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
善待学生的错误,才能使教师不再犯错误,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