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刘刚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社会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而物理学科对于发展学生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以科学思维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苏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第三小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浅谈立足初中物理实验探究。
关键词:创设问题;数据归纳;探究思维;规律
1引出问题,激发欲望
本节课从上节课同学们的观察和发现:看报纸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报纸上居然出现了窗外景物倒立、缩小的像。提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广泛的参与性,学生有兴趣,求知欲强,都乐于参加。所以创设情景、目标激励、成功体验等是激发研究热情的有效方法。
(1)创设问题“情景”,要求提出的问题有较强的趣味性与诱导性。探究学习提出的问题,不但要有“思考性、趣味性”,还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应该能引入研究的契机,引入知识的生长点。
(2)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探究实验奥秘的欲望。研究物理规律,多数是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但教学中必须避免“验证性”实验,因为那样还是将课本知识、结论强加给学生,而不能通过探究使学生自己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2设计实验。数据归纳
2.1观察是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点
本次实验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先观察随着物距变化凸透镜成像情况的总的变化情况,然后再分不同情况进行探究。物理实验学习离不开科学探究,而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最基本手段。物理实验探究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而观察实验是贯彻在整个探究活动的始终。
2.2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闪光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活动改变以往的先给定物距,然后观察像的性质并记录像距。而现在先使凸透镜成某种性质的像,然后再收集相关数据,从而归纳总结成像规律。这样既提高了探究效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物理教师应按照物理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创造条件,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实验来进行,并尽可能保留探究的性质,把教学活动变成“模拟的科学发现过程”。经分析发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有的已为学生做好了设计方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的则只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其余部分如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2.3思维是实验探究教学的发散点
在学生测得成倒立、缩小的像和倒立、放大的像的几组数据后,让学生通过分析已得到的数据做出猜想: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成等大的像?然后再让学生验证猜想。这种安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探究不都是事实归纳,还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预测和验证。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中学生富于想象力和观察力,常常提出一些新设想、新见解,或乐于尝试一些新方法,在思維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使他们的发展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才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3分析论证。得出规律
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分析与论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应创设和抓住机会,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归纳出科学规律的过程。其次,应该认识到从凸透镜成像的有关数据归纳出相关的规律对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和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交流和合作,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但不宜急于得出结果,不宜将此过程简单化处理。
4总结反思。提升素养
为适应时代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物理实验探究课堂,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