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组织策略探讨

时间:2024-05-10

袁金群

摘要: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通过有效的组织策略实施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沿着自主解题、合作讨论、学习反思的途径,由教师精选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在该过程中实施观察与个别互动,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具有梯度的合作指导并引导学生反思,以及在此过程中结合展示环节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从面上整体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组织策略

自主、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中学物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这种方式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自主解题过程中的组织策略

习题教学首先必然是一个学生自主解题的过程,由于学生自主,那教师常常感觉无事可做,因而谈不上组织策略。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利用学生解题的过程,可以进行一些观察、指导与调控,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解题过程的质量。

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节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编制一个作业单,其中包括本节的知识结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析、实例应用分析等三种类型的习题。知识结构相对统一,这里不赘述;作用力与反作用的分析主要的习题类型如(限于篇幅,这里只呈现两题):(1)当人踢足球时,对球的施力物体是——;同时该物体也会到球的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2)人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实例应用分析的主要习题类型如:吊扇启动之前与之后吊杆对其拉力的变化?例:汽车行驶时使其前进的牵引力分析等。

学生在自主解答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对直接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知识辨析第二类习题时,往往回答比较准确、迅速,这就说明这一类习题不需要在后面的讨论中花太多的时间;而学生对实例分析类的习题则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有学生无法将其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联系起来,只凭经验“猜”(这是物理解题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学生虽然意识到其可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来解,但无法确定反作用力尤其是无法确定反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或者说无法准确分析风扇转动过程中的力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结论的得出,是笔者在观察过程中与学生交流中获得的,可以肯定是准确的。

这样的过程尽管师生互动不明显,但实际上此前习题的组织,此时的教学观察与小范围的交流,都是学生自主解题过程中的有效组织策略,可以让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向与具体的思考内容,进而为下面的合作策略的组织提供基础。

2合作讨论过程中的组织策略

自主解题之后教师不能急着讲授,而应当先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如何展开,从讨论水平的递进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可以这样组织:

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讨论是对全部习题进行面上的扫描,对答案是学生此时自然的选择,不必回避但时间不能过长,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在上面的例子中,学生最终将问题集中在实例应用分析类的两题上(即上呈现的两题)。教师此时的主要组织作用是控制时间,明确重点。

第二步,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去分析问题,如吊扇,从风扇吹风的原理出发,让学生思考:如果风扇不动,那吊杆对其拉力与重力是什么关系?风扇转动以后为什么会形成风?风扇对空气的作用力是向哪个方向的?这个过程中风扇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方向如何?这是一个问题链,提出的时候需要把握时机,通常是在前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再提出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链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弄清楚,笔者的观点是帮学生建构风扇吹风的清晰的模型,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风扇推动空气向下,空气推动风扇向上”的清晰的物理图景,因为只有这个图景清晰了,学生才会清晰、准确地认识其间力的作用关系,从而能够针对此类事例,形成良好的运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来求解的直觉。

第三步,以提升物理知识的应用水平为重点进行反思性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学生的物理学习品质问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经常忽视物理知识而用经验去解题,在风扇例子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形成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直接联系的直觉,亦无法有效构建清晰的力的作用的表象;而在教师引导之后,这些同学往往又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个时候教师要小心,因为学生的这种感觉极有可能是假象,他们可能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解题直觉。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他们去反思:回忆自己原来是怎么想的,教师讲了之后又应当怎么去分析,将这两者进行比较,重点思考此例中怎样才能一下子想到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去解题。

事实证明,通过上面的三个步骤,学生在习题解答、讨论、反思的过程中,思维会步步深入,也能重点化解新知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这样的组织策略,还有助于学生解题品质的提高,尤其是让学生逐步形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而不是用经验回答问题的直觉,在笔者看来,这是最为重要的。

3展示反馈过程中的组织策略

习题教学中会有学生的展示反馈环节,教师对此环节的组织策略,应当是重点寻找共性問题的存在,并让学生进行展示。

这个展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较多,从展示效果与培养学生的展示胆量与能力角度来看,笔者的经验是同一问题选两生展示较好:先选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其展示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变得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再选胆量较小、物理语言运用能力不佳的学生进行表达,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梯度,同时也可以营造一种全体学生参与、随时做好展示准备的氛围,这个氛围对于习题课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在一个有效合作与展示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生成解题能力。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