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任用镭
还记得上大学时,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上,老师介绍苏州师范学院朱正元老先生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主张,那时,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三十余年的教学活动,这一主张在我心里的分量越显越重,时不时在课堂上信手拈来一个“实验”.一张纸片,一支粉笔头,一组学生……,便开始演示,不在必要时不用“高大上”仪器,收效异常的好,常常带来一些小高潮,学生情绪激动,甚至报以掌声.我反思原因有如下几点.
1真实可感
“高大上”的仪器只能给学生提供一组真实的“冰凉”数据,却不能产生情绪共鸣.而信手拈来的“实验”贴近学生的生活,亲切可感,真实简单,有一种暖暖的温度.比如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一节,在讨论“重物下落得快,还是轻物下落得快.”如果采用实验室的演示仪器做实验;与用几张纸片,两枚硬币的演示,其情绪体验是完全不一样,设备越好,学生体验越冷漠.道理非常简单,这是“心理距离”产生的影响.
2直观有趣
一个信手拈来的“实验”,往往简单生动、直观有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能替代那种枯燥空洞、收效甚微的语言讲解.比如讲到重力势能概念时,我做了一个简易演示实验,把一个乒乓球举在头顶上并释放,接着我又拿起一个铅球举到头顶上时,学生一下情绪紧张起来,有瞪大眼睛的,有吐舌头的,有神情惊恐的,各种表情聚焦在铅球上.我突然发问:“我敢释放铅球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不敢”;我立即追问:“为什么?”学生们直觉反应:“会砸破头”;我接着问:“为什么会砸破头?”学生们沉思片刻答道:“有重力势能”;我接着再反问:“难道乒乓球就没有重力势能吗?”学生们豁然开朗,重力势能的大小不仅与相对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又比如讲到抛体运动时,我没有具体描述什么是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平抛、斜抛运动?而是用四枚粉笔头分别沿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方向、斜向上抛出,让同学们观察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给四种运动下定义.结果学生们能非常准确地表达四种运动的特点,并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类比,对四种运动作出准确的定义.再比如讲机械能转化及守恒定律一节时,我没有用常规的实验室仪器进行实验演示,而是自制一个铅球单摆,悬吊在讲台天花板上,让学生们观察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实验开始,我把铅球拉起,贴触我的鼻尖,然后释放.当铅球往回摆时,我岿然不动.铅球正要“砸向”我鼻尖时,学生们的嘴都张开了,瞬间的紧张气氛使学生们屏住了呼吸,此时的铅球就像被中了魔力似的“突然”回摆,学生们一下沸腾起来了.
3化难释疑
信手拈来的“实验”在帮助学生化难释疑方面,常常累见奇效.比如学生对“物体速度为零时是否平衡状态”似是而非,常在选择判断中出现差错.我在点评分析时,用一枚粉笔头竖直上抛,让学生们观察,最高点速度为多少?同学们齐声回答:“速度为零”,我接着问:“最高点是平衡状态吗?”同学们立即反应:最高点的加速度不为零,a=g,不是平衡状态.又比如“一根长为L的轻质杆中点和一端点分别固定一个质量均为m的A小球和B小球,杆的另一端绕O点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角速度ω作匀速圆周运动,求OA杆和AB杆受力大小?”学生们在受力分析时,普遍认为OA杆对B球施了力.为消除这一概念错误,我请了两位同学上讲台,我和两同学纵向手拉手施力拉,并问中间这位同学:“你感受到谁在拉你?”,中间同学说:“老师和同学都在拉我”;我接着问边上的同学:“谁在拉你?”边上同学回答:“中间同学”.讲台下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同学高叫:“太绝了”.再比如双星运动,学生往往对两星的角速度相同,以及轨道半径与双星间距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我用教鞭选取一支点旋转,同学们立即“喔”的一声,问题迎刃而解.
记得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指出:“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或许十年八年后,我们所讲的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慢慢淡忘,老师的模样也渐渐模糊不清,而这些生动有趣的例证,或许会伴随他(她)们一生,成为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终生不忘.这,就是一种教育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