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郑晓乐
数学语言可以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它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表现形式。不仅是数学学科,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言也是最简洁的思维表现形式,它是教师的主要授课方式,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求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和法则做出清晰的描述,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做好语言示范,言传身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并对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激发学生的表达积极性,让数学学习更加高效。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示范作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教师的语言过于随意,将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课堂中运用的语言进行反复打磨,注重组织自己的数学语言,力争达到严密、准确、精炼的效果,减少学生不必要的疑问和误解,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让学生在教师语言魅力的影响下表达得更加清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你们去超市购买过商品吗?”这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超市太贴近学生的生活了,教师接着问:“苹果每斤4 元,葡萄每斤3 元8 角,你能写出来吗?”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写出不同的数字:4 元,4.0 元,4.00元;3.8 元,3.80 元。为什么同样的金额有不同的写法?这激发了学生的表达热情,“这几种表示方法都正确”“小数保留的位数不同”“虽然位数不同,但是代表的金额相同”……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及时为学生引入了小数的性质的知识。
可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简洁的语言提出问题,问题表达清晰,起到了语言示范作用,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积极思考并主动发言,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它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表达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的精彩讲解,学生一般用“是”或“不是”等简单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发言的氛围,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拿出了一个正方体纸箱,并在箱子的每一面都写上了不同的祝福语,教师捧着箱子站在教室中央,让学生坐在座位上不动,并告诉教师自己看到了什么祝福语。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早上好”“好好学习”“身体健康”等。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祝福语不同呢?你们分别观察的是纸箱的哪一面?应该怎么表述?学生纷纷表示:“纸箱的右面写着好好学习”“纸箱的左面写着身体健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观察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表达情境,让学生想要表达并敢于表达,使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发言时语句啰唆,表述不清楚、不完整,甚至词不达意,这都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越是这样,学生越怕遭受老师或同学的嘲笑,这就会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心,发言声音很小,甚至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及时补充和纠正学生的表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把想说的都说出来,想问的都问出来,尤其是在学生思维存在差异时,教师要从语言、动作等各方面肯定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逐步提升学生的表达技巧。
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一课时,教师问学生:“我和你们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师生关系。”教师又问:“你们和父亲的关系是什么?”“父子(女)关系。”由此教师告诉学生,关系之间都是相互存在的,并为学生介绍了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在黑板上写出:3×4=12,让学生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答道:3 和4 是因数,12 是倍数。教师提示学生: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关系,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并让学生重新表达。学生表达出:在这个式子中,3 和4 是12 的因数,12 是3 和4 的倍数。
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应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加深刻,让学生的表述更加严谨。
数学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强的特征,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和符号等都代表明确的含义,不存在模糊不清的概念,一个小小符号的改变,可能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数学语言和日常语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如果能够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对于题目的思考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同时增强学生的表达意识,两者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学生解答出习题,还应让学生复述思考过程,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果园中有苹果树50棵,梨树4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百分之几?针对这道题目,学生列出了两种算法:(50-40)÷50=20%;(50-40)÷40=25%。教师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共同分析哪种计算方法正确。列出第一种算式的学生认为,先计算出苹果树比梨树多的数量,再除以苹果树的数量就可以得出百分比;列出第二种算式的学生认为,先计算苹果树比梨树多的数量,再找出问题中的单位“1”是梨树,所以要除以梨树的数量。经过分析比较,学生明白了如何找单位“1”再计算百分数。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复述解题思路,并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可以组织有条理性的语言来表达解题思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缺乏互动,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造成学生表达能力欠缺。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轮流发言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也可以针对某一重点或难点问题,用多媒体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发表见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准备不同的长方体模型,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长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并研究长方体的面、棱及顶点的特征,由小组讨论并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在班级内讨论。经过学生的讨论,给出了不同的表达:“长方体有6 个面”“长方体有8 个顶点”“长方体有12 条棱”……教师提问:“长方体有6 个面,每个面有4 条边,那为什么有12 条棱,而不是24 条棱?”针对这个问题,学生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发现,两个面相交的线称为棱,因此并不是24 条棱,学生对长方体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可见,教师采用多媒体、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了在课堂中发言的习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表达氛围,加强学生的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