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活动:高效数学课堂的“桥梁”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小学 李金钟

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抛弃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授课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设计体验活动,促进内化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元素,也是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基石,可以说,没有概念,也就无法构建数学知识的大厦。但概念的抽象性很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很大,尽管教师在课堂中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但学生面对很多实际问题时仍是错误百出。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透彻理解,而只是浮在知识的表面,没有深入其中。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克”时,考虑到这是一堂概念课,如果教师彻头彻尾地进行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无法清晰建立“克”的概念。于是,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硬币(2分、1角、1元)、袋装食盐等。新课伊始,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了物品,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拿出2分的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然后和小组成员说一说此时的感受。有的学生说2分的硬币非常轻,有的学生说手上好像没有东西,还有学生说2分硬币的重量和一粒纽扣的重量差不多。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趁势告诉学生“一枚2分钱的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一克?学生想到了一粒花生米、2颗黄豆等,强化了对概念的认知。

上述案例,教师针对概念教学的特点,为学生巧妙地设计了体验活动。学生在完成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在头脑中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了“克”的概念。

二、设计操作活动,促进理解

常听过这样一句话:“听过,会忘记;看过,会记得;做过,才能理解。”不难发现,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动手操作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计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融入学习,自主探索新知,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用4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所拼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题目出示后,很多学生是这样算的:2×4=8(厘米),8×4=32(厘米)。当问及这样算的理由时,学生说“这个大正方形是由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所以可以先求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再乘4”。显然,学生的思维陷入定势,形成错误。如果直接指出来,学生还是不能理解错误的根源。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4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动手拼一拼,在拼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所拼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观察后,发现有一些小正方形的边被拼到里面了,所以计算周长时就不能再算在内了,然后重新列式,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上述案例,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忙于指出,而是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快发现了错误,并找到了错误的根源,掌握了知识的本质。

三、设计实践活动,促进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学习数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了一些图形、学会了简单的计算、知道了一些公式,那只是浅层次的,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这才是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提炼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将所学知识及时地转化成技能。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条形统计图”时,教师没有设计单一的练习,而是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调查全班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然后绘制条形统计图,看哪本名著读过的同学最多,哪本名著读过的同学最少,有什么好的建议?为了做好数据统计,学生先按4个小组进行了统计并汇总,统计出全班的阅读情况,然后大家根据全班的数据制作出条形统计图。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新知后为学生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学生在参与实践性活动中,可以灵活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总之,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设计优质、高效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新知内化,完善良好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