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活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大课堂——谈小学数学和生活的有机融合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泗阳县双语实验学校南京路校区 石晓春

新课程标准介绍,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模型思想、应用意识等方面。要培养学生这些核心素养,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使教材和生活中的素材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中,教师既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实施针对性分析,也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在生活化情境的实施中,学生将建立学习兴趣,感受到知识学习乐趣。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情境当中时,将凭借情境的探究达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认识千克》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知“千克”这个重量概念,就尝试借助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参与:大家在周末与父母一起前往超市购物,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请大家一起看一看父母购买的这些商品分别有多重。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教师配合情境展示了多种商品,其中有一袋小米、一块装好的牛肉、一瓶饮料,还有大家十分喜欢喝的酸奶。经过生活化情境的体验和观察,大家对商品包装上写明的“千克”“kg”等单位产生了初步认知,同时也感知了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且凭借生活化情境的观察和体验建立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的认知和感受。可见,经过趣味化生活情境的参与,学生将结合生活经验完成千克这个重量单位的初步认知,也将在教师的帮助下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和运用奠定基础。

二、生活化问题的探究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参与探究。在课堂上,学生将凭借数学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生活化问题中积极思考和探究,且能够在此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的巨大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在课堂上,学生凭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分析,尝试辨认图片中展示的物品分别是从哪个角度看到的。在生活化的问题场景中,学生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沙发,看到了大家经常玩耍的乐高积木,看到了生活中很常见的汽车。在每一个生活化问题的展示中,学生都将产生熟悉感,也将在生活化问题的引领下积极观察、用心参与,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课堂上的空间观察能力完成不同视图的认知,达成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建立,最终,学生将顺利找出各个图片的观察角度,完成了知识掌握。

三、生活化实践的组织

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鼓励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氛围中建立熟悉感和自信心,促使学生凭借良好的数学知识素养投入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中。

例如,在学完《校园绿地面积》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组织了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请学生结合校园中的绿地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借助合力测量、记录、计算和讨论等形式,逐步完成了校园绿地面积的生活化实践探究活动。一开始,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制订绿地面积的探究方案,且能够将数学课堂上学习的几何面积计算方法应用在测量和计算过程中;接着,学生结合各自计算的成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尝试以详细计算、估算结合的形式,针对不规则的图形尽可能进行准确的判断。最终,学生完成了实践探究活动,也在此过程中达成了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有效应用。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尝试以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情境中的探究氛围有效结合;教师可以尝试以生活化问题的提出引领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尝试依靠生活化实践活动的组织引领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最终,学生将凭借数学课堂上的生活化活动参与达成数学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知识应用素养的强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