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以致用,让数学思维在实践中生发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杨晓燕

思维是数学素养之“魂”,数学课堂应基于“思维”来教。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在数学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应用思维。要知道,小学数学学习更多地在于实际应用,在于使学生较好地适应社会,学会用所学知识与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通过生活案例,引导感知应用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首要的是通过生活中的素材与事例,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1.整合生活素材

生活是精彩的,生活中也是充满数学知识的。但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需要教师能够从生活现象中进行整合归纳,从中梳理出数学原理、概念等。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生活数学意识,能够主动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价值,继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三角形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如果能够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就能较好地激发出他们学习探究的热情。具体来说,在课堂导入中可以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还有桥架、屋梁等具体事物入手,引出三角形,并且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稳定性,接着尝试让学生结合三角形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等,从中巩固理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2.整合应用事例

数学在社会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数字化加点、临床医学、统计、市场调查等。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应在他们接触数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学科发展以及数学的价值,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针对“统计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应用来加强理解,可以通过了解家庭月度用水情况,结合家庭人口等诸多因素,对家庭是否做到了合理节约用水进行判断。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思维。

二、通过生活实践,引导解决问题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应用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应用需要的是实践过程。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主动创造情境,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接着尝试运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主动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以将学生分组,带到学校的操场空地上,让学生自行设计面积为30平方米的花坛。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达成教学目标;而学生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并且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通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数学应用思维。

2.整合家庭资源

家庭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针对学生数学应用思维的培养,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家长配合学校,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了解家庭一周各项生活开支,然后通过数据报表的整理解决相应问题,如家庭一周各项开支大约需要多少钱?家庭一个月的基本收入是多少?开支是多少?结余多少?如果要添置一台家电,根据家庭结余,大约在几个月后可以购买?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运用等方式,在生活化、大众化的方式中建立数学思维,继而有效地培养数学应用思维,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感知小学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其数学应用思维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与生活接轨、与学生接轨,通过引入教材、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与案例,经过整理组合,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另外,针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还要长期坚持,不断渗透,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