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小学 刘 娟
小学数学课堂进入“深度学习”,是当下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深度学习就是要带领学生突破知识的表层,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直达知识的核心,让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指向深度。
教师可以把一些学习内容前置,让学生在课前围绕学习内容自主学习,记录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单的形式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以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间,根据学生广泛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如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课前,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见到的人民币进行分类,完成表格,在主要特征后面打上“√”。课上,教师呈现学生对人民币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的自主学习清单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1 角、5 角、1 元、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的币种能够正确区分;而对于教材中出现的1 分、2 分、5 分、2 元等币种缺乏了解。在课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已知与未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在学生认知模糊地带展开教学,这样就避免了在学生已经具备认知的内容上花费过多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深度学习预留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数学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学生亲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建构。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在上课的导入部分引出话题:我们学校组织了南京凤凰书展研学活动,这是老师在研学过程中记录下来的一些信息(出示四份表格):
表1 南京凤凰书展研学营员信息
表2 书展购书数量与费用
表3 书展门票信息
表4 学生作品《苔花集》的售出与剩余
教师追问:你们觉得哪一份表格与其他的表格不同,并说出理由。学生通过对表格内容中数值的研究,能够发现表1 当中,“读书量”与“行走地”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可以去掉,而在其他的表格当中,两个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对于“正比例的意义”中第一个概念“相关联的量”的理解。接着,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我们把剩余的三张表继续去掉1 张,你又会去掉哪一张?这样的追问,促进了学生对于“相关联的量”的继续研讨,促使学生向思维深处出发,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概念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的自我发现,有助于学生对“正比例的意义”的深入了解。
数学课堂需要走进学生的数学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获得数学的直接体验。教师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有生活情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实践当中获得深度学习。
如在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的练习》中,教师出示了学校组织的“校园小歌手”比赛的评分规则:(1)分值在5~10 分之间,最高不超过10 分,最低不低于5 分;(2)各个班级不打自己班级的分;(3)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要想获得校园小歌手的比赛评分,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的方法。首先,分值区间告诉大家,本次比赛的评分范围是在5 分和10 分之间;其次,不打自己班级的分,是一种公平合理的打分要求;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是为了让比赛结果尽量公平。教师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你们计算出总分后,要除以几?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即要去掉一个自己班级的,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9”。到了这样的阶段,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会有人的平均分超过10 分吗?为什么?
数学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展逻辑推理,在知识学习中进行建模,在计算运算中提高算理,在数据分析中学习数量关系,最终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