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简约”课堂的建构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 徐 云

教师要考虑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成长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会进一步增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更强的掌控欲,但是他们的自控力较差、情绪易波动浮躁、自我监督能力欠缺、耐性不足。如果想让初中生从心理上接纳数学课堂,并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行不通了,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开展。面对这些教学难题,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着眼于初中数学课堂的建构研究,想办法从数学课堂模式的改变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简约”数学课堂的构建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以目标为导向

“简约”课堂建构的前提是授课教师足够了解和熟悉教学内容,并且还要清楚地知道教学目的是什么,即“这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我应当让学生熟练理解运用哪些数学方法?我应该让学生形成哪种数学思维?”数学教师在准备教学材料和用具时,应当不断地思索这些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纲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向,并且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课堂上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每一步骤所占的课堂时间比重,以求在有限的数学课堂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八年级数学教师在教授《菱形的判定》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开始前就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从边、角、对角线的关系出发,带领学生理解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方法,并且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菱形的判定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就应当明确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探讨菱形的判定方法好不好?这是你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上把握住重点认真听讲。

二、用问题激兴趣

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后,就应当在课堂上详细展开,让学生能够透彻全面地理解掌握。教师在构建“简约”数学课堂时,不妨尝试在课堂中用“问题化教学方式”来展开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因为问题本身就具有引人思考、激发兴趣的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发参与,这样就可以做到让数学课堂真正围绕学生展开,而且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教师在讲解“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方法”时,可以先不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运用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我们怎样才能不借助临摹纸画出两个一模一样的菱形呢?”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将每条线段平移过来。”还有的学生回答:“我们先画中间两条垂直的线。”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后,应当继续引导学生:“有既用到线段又用到角度的办法吗?”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主思考,逐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三、借类比来理解

学生学习数学时,很大一部分困难是来自他们对数学抽象概念的不理解,他们往往将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相割裂,但是实际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为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一些到生活中寻找数学实例,以便于类比理解的小任务或者小游戏,这样教师教学就会更加顺利和高效。

例如,教师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三个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去观察相关的数学现象:“如果我们要将一根木条钉在墙上,至少需要几根钉子呢?可以用墙上同样位置的两根钉子在墙上钉一个和原来木条位置不同的木条吗?如果不可以,那么用一根钉子呢?”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将一根木条钉在墙上至少需要两根钉子,而用一根钉子可以确定无数条不同位置的木条。”这样教师就通过生活中的实例,逐步将“从一点出发的射线有无数条”和“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知识点渗透给了学生,同时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应当力求构建高效率、易理解、便参与的数学课堂,这样方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此,笔者结合自身课堂实践的经验和课后的深入思考,总结出了构建初中数学“简约”课堂的中心要点,即“课前确立教学目标,课中问题拆分,课后类比理解”的三步骤模式,它可以改变初中数学课堂枯燥无聊的现状,通过让教师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问题引导讲解课堂难点、课后用具体事物来类比理解抽象数学概念这三大步骤,构建有趣高效的数学课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