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 刘 刚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教师都想要通过一定的改革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长短课堂是小学数学中较为重要的课程,因此,笔者将利用无边界课堂理念来优化数学课堂。
在人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利用单一一门学科的知识是无法解决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致力于教学改革的教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无边界的学习方法上。“无边界学习”就是打破以往人为分割的学科、知识、内容,利用一个事例运用多重知识点将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中占比较多的是应用题,很多学生遇到应用题就抓耳挠腮,不知道从何着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多尝试拓展数学知识的广度,尝试让学生多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尝试面对一件客观事实多用不同的学科角度来看待,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点无边界、思维方式无界限,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理解数学知识的真谛,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很多时候,教师在准备课堂内容的时候,会暗叹课堂时间不够,需要自己多花几个课时讲解,而有时候课堂内容过于简单,则会思考要如何将课堂充实起来。开展长短课堂可以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择课堂的时间。利用无边界理念优化长短课堂可以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活化数学课堂的内容,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融通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各科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同时有利于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师想要利用无边界理念优化数学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多挖掘生活素材来帮助学生缓解长时间课堂授课的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笔者就会询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三角形,学生经过思考后开始踊跃发言:“书架上、椅子都能看到三角形。”这个时候笔者就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椅子、书柜上会出现这样的图形吗?”学生开始思索原因,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主动接受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新学的数学知识点,同时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活常识。当然,除了长课时的数学课堂中需要教师利用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缓解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之外,在短课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常识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扩展思考。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仅靠数学知识是不够的,以最简单的数学应用题为例,它不仅需要数学知识,还利用了语文知识。若是学生不具备简单的语文理解能力,就难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力所能及地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激发对于解决问题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笔者就会采用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台湾长什么样?若是在台湾建一条环岛公路,那么周长应该要如何计算?”这样的问题肯定不是为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去建环岛公路,只是在短时间的课堂内,教师只能简单地讲授一些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具体的实践是需要学生去操作的。布置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在短时课堂上所讲解的数学概念,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问题,让学生可以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无边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仅告诉学生结论,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清楚如何解决问题,但是这样的方法却难以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长课时教授学生数学概念的时候,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思维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来理解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方向”的时候,学生可能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北偏西”“西偏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着指南针根据指南针的指向在自己的脚下画个十字,再分清楚什么是东南西北,最后指导学生什么是“北偏西”。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理解方向,若是自己迷路了,应该如何快速找到方向。因此,教师面对长短课堂的时候,应该要主动打破思维惯性,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实践来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也能更加快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数学知识虽然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若是没有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学生不可能理解全部的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力将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融合,在长短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