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 常亚亚
情境主要指的是相关理论知识产生或是应用的具体氛围环境。而在教育领域中,情境教学则主要指的是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与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氛围活动环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情感共鸣、意识认知来进行探索,最终实现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由教学问题所激发,学生基于兴趣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知识点的内化。而数学问题情境主要指的是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来创设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教师既要做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又要利用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探索意识,刺激学生发散思维,以此来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计划来不断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形式。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等各有不同,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同样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层次性。当利用问题情境导入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更加具有吸引力、更为基础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当利用问题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创设层次分明、难易适中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极佳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在认知上的不平衡,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矛盾心理。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能够巧妙揭露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数学现有知识间的矛盾,进而激发学生自觉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发散性与矛盾性,这样教师才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矛盾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情境之中自己去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除此之外,相较于传统的创设问题情境,具有发散性特点的问题情境突破了教学框架的束缚,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不断进行联想,探寻出极具个人特点的解决方案,有时甚至还会实现“一题多解”的学习效果。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三视图”的相关知识点时,与其直接引出知识点,不如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一个物体在地面上的影子是一个圆,你能确定这个物体的形状吗?”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得出“影子是圆的物体可以是圆盘,可以是球,在正午的阳光下还可以是立着的圆柱等。”这样既有效引出了教学知识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知识源于生活。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实现知识点的“落地”,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生活观察等形式来理解知识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同样需要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元素积极应用到问题情境之中,进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提高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有利于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全面理解了问题情境的基础上,还需强化问题情境的层次性、发散性、矛盾性以及生活性,通过一系列更为有效的教学举措来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形式,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教学目的。当然,本文的研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初中数学教师今后还需要不断结合教学实践与学生的成长特点加强教学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改革一直都有新鲜血液注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