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时间:2024-05-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汽轮小学 王 琦

从人类开始使用数字以来,距今已过了几千年。随着数学的发展,高等数学、几何、微积分等等逐步走进教材,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师们也逐渐登上舞台的前方,越发为人们所熟知。大师们登台、领奖、上杂志封面,另外一些数学知识学得好,考上了名牌大学的未来大师们则在家长们的口中传颂着,成为家长们代替孩子们报各种奥数班、数学兴趣班的动力。但是数学的本质——原始的人们用于生活计算的功能却被渐渐淡忘,尤其在小学数学这一方面,除了被用于考试以外,几乎没有传授实际的使用功能,最多是在考试时或做题时,将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代入应用题中。很多教师其实忘记了“学以致用”这个词,反过来也可以“以用促学”。小学数学是最贴近于生活的数学。

一、“以用促学”的小学数学教学

提到数学学习,很多人都知道数学是不用死记硬背的。人们往往在口头上喊着“理解为主”“理解为王”,但是在真正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还会去要求学生对于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因为公式是直接可以套用的,死记硬背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在考试时,将公式直接套入解题中,省去了很多推导的时间。但是由于同类型的数学公式很多,初学的学生往往会将同类型的公式弄混。这种时候,很多教师就会采用让学生大量刷题的方式,使学生生搬硬套地记住某一个公式,在以后的考试中遇到同类型试题时,能够直接将公式套用进去,忽略了让学生去理解这一类型的公式。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记住了某一个公式,却从未理解这个公式。人们往往忘记了一点,公式是什么?公式来自哪里?公式其实就是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数字使用方法的归纳,公式来自人们认识数字在生活实践中用途的总结。实际上,弄懂这个公式为什么会出现,因为什么背景出现的,它的用途是什么,并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与生活实践中的趣事连接起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其实传授数学知识最主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的思维、逻辑,用完全源自生活中的事例带领学生推导出先人用很长的时间总结出来的数学公式并加以理解,这样理解得更为深刻。

二、“源于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

首先,我们要强调数学家与数学教师是不同的。数学家是专门研究数学的人,他不用向其他人去传授自己的数学知识,而是研究专门的课题,将全部的心思和时间用于课题上面。由于常年钻研数学课题,与外世隔绝,不与其他人交流,他们往往知道很高深的数学知识、很精细的数学思维、很完备的数学理论,却无法传授给其他人,这样的人往往被称之为“两脚书柜”,意思就是:有一书柜的知识,却没有两只手去学以致用;没有一张嘴,将知识传授给人们;没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帮助人们看清前进的方向。而数学教师则是需要将已有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一无所知的学生,他不需要有太渊博的数学知识,但必须要有丰富的能够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生活阅历;他不需要有很精细的数学思维,却必须要有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将生活中的使用事例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他不需要有完备的数学理论,但需要非常熟悉讲解的课本数学知识。综上所述,数学教师不需要是数学家,但一定是一个来自生活、贴近生活的人。而要做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则必须要能够在课堂上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备好课。备课并不是单纯的指导,教师要将马上要讲授的知识,重点、难点甚至考点熟悉了,并能够讲给学生听,同时需要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特点以及本次教授数学的基本情况,选择有效的课堂讲授方法。这里所讲的学生特点,就是需要根据所面对的学生的基本情况、社会背景来讲授与之熟悉的内容。比如面对农村的南方的学生,可以讲一些水产养殖、水稻、果树种植以及江河湖海等方面的相关内容;面对北方的农村学生,可以讲一些大米大豆、大棚种植、山林、树木甚至狩猎的内容;面对城市的学生,也要分为富裕地区和发展地区的情况,一句话,“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各阶层的生活,努力了解学生情况,考虑各种方面的情况,采取最适合所面对的学生的方法,形成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每一个教学层次,每一个讲课的重点,都要与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真正理解内容,真正掌握知识,以利于下一步教学内容的进行。

三、“学用结合”的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是为了将来使用,而使用能够促进学习的发展,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形成课堂小超市或课堂小提示,使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从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简单的买卖数字的交换计算等知识后,可以将商业活动升级,例如企业间的交流、商业的并购、商品的流通等之间的数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的积累,并通过反复的情境交流,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为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实践,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