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兴化市景范教育集团文峰校区 梅心雨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对逻辑、理性等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对于那些处于身心发展的基本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在课堂上也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等问题,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低下。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提问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提问教学。

一、掌握提问难度,灵活调整问题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提问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注意的一点是问题的难度要科学合理,不能过于困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在数学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那么小学生很可能只凭借直觉或记忆就能很快得出答案;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过大,而小学生的思维体系不成熟,能力也不足,这样的问题往往会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甚至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认真把握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能够灵活地调整问题,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提出如下问题:现有一个算式48÷8,让被除数加上24,那么在保持商不变的情况下,除数要怎么变化?问题提出之后,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感觉没有什么解题思路,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可以适当调整一下问题的难度,并引导学生的思路:换个角度来想,48 加上24 是扩大了几倍呢?那么除数需要扩大几倍才能保持商不变?在这样的引导提问下,问题的难度就会降低一些,学生也会有些思路,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深刻。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质量

小学生年龄较小,处于心智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思维方式的可塑性比较强,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提问教学的时候设计问题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灵活设置问题。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在设计要提出的问题时,还应该以数学教材为基础,从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范围及知识水平出发,设计一些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高质量问题,通过提高问题的质量来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进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得以提高。

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2×5 等于多少?12×15 等于多少呢?”等到学生思考并说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再提出如下问题:“那么12×20 又等于多少呢?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有的脑子聪明的学生就会发现:“12×5+12×15=240,12×20=240,所以12×5+12×15=12×(5+15)”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注意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路,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那么学生的思维可能就会被打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明确问题答案,保证有问有答

“有问有答,有问必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认真分析学生的易错点及教材的重难点,并充分考虑什么知识内容需要对应提问什么问题,什么样的答案才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同时还要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做出的回答,也要思考应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等。另外,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注意的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及时地将评价反馈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出错的学生认识到自己还需要更努力地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有学生回答“是”,也有学生回答“不是”,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不同的情况,最后做总结:“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将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个部分才是圆的二分之一,所以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审题,避免这种错误再次发生。”这样做会充分地活跃课堂,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数学。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提问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具有关键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掌握提问技巧,抓住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提问,合理调整问题的难度,并灵活给出正确答案,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提问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