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王 燕
数学课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钱学森教授曾经说过,人脑的思维活动过程就是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的整个过程。基于此,小学数学课堂就应该凸显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这是小数课堂之本。
好奇和提问是思维产生的开始,激发学生的思维,自然离不开提问。课堂上设计出真问题,去掉假问题,尤其是聚焦核心真问题,就能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诱因和良好的刺激。所谓核心的真问题是指基于课时核心知识及学生认知水平、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引领探究活动的有价值的问题。勾勒出一堂课的核心问题,设计真问题,通过核心问题的引领,引燃思维火花,能使学生的思维状态由潜伏发展到活跃。
在四年级的《步测》这节活动课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不用测量工具,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舞蹈教室的长度?生:步测。追问:你打算怎么测量?只走一次可以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只测一次不能准确代表舞蹈教室的长度,要多走几次,求出平均步数,算出平均步长,乘起来的这个值更接近教室的长度。
通过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引领,带领学生在探究中渐渐从问题的提出深入到数学内部,而通过有效的研究活动展开对这个核心问题的探究,从本质上真正理解了“平均步数和平均步长”也是平均数的一种。因此,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核心问题,才能引领学生的探究热情,让思维真正发生。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如何把握思维的本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点,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通过活动来把握思维的本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学生是在数学情境下去解决问题,因此,面对这个数学情境时,需要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需要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再调整,直至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答案。这个过程要给足学生思考和探究、操作、交流、反思、再解决的时间,也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并真切感受到思维的乐趣。
在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情境:出示很多平面图形,有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把你认为是长方形的图形拖进框内。学生在拖拽平行四边形时,发现不能进入长方形的框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图形不是长方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它的边是斜的。于是教师把长方形旋转,它的边也是斜着,可还是长方形呀?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探究本质,原来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所以,表面上看到边是斜的,其实是这个图形的角不是直角。这样的探究活动,通过辨析、思考、操作,让学生把握思维的本质,体验思考带来的快乐。
数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渗透与积累的过程。如《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开始阶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为什么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样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加起来能被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通过小棒的示意图,探究15、23、315 这些数是否能被3 整除背后的秘密。学生根据小棒示意图,就明白了15=9+1+5 ,23=9+9+2+3,315=99+99+99+3+1+9+5,因为9 和99 都能被3 整除,所以只要考虑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就可以了。最后一题315,学生也许可以发现,只要考虑1+5 就行了,因为300 本身就能被3 整除了。在带领学生通过思维研究之后,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数学的知识和规律。紧接着,教师也可以直接考虑请学生举出几个例子来验证。其实,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把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种子已经悄悄播撒在学生的心中了。这样关注方法的渗透触及了数学思想的内涵,让数学课回归它的本位,即有数学味。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需要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教学关系的建立,课堂上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善于提问,陈述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数学课堂不是知识灌输的场所,它也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因此,本真灵动的数学课,首先师生关系是融洽和谐的。课堂上师生在探究活动中眼神是相互交流的,情感流通、思维碰撞,师生的身心是愉悦的、欢畅的。
郑毓信教授说:“数学学习的一个主要价值,就是有利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进,并能使人们逐步学会更清晰、更合理、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因此,学生在数学课上就是来学习如何思考,同时,师生、生生进行思维交换,促进思维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空间观念,促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到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这是数学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课堂之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抓住数学课堂的本,进行精心预设,让学生能充分操作,积累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体验,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清晰的、牢固的,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培养。
新课程的数学学习评价是以《标准》为基准,《标准》中数学学习评价的导向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等。凸显思维,打造本真灵动的数学课堂,应构建一套有效、真实、全面的多维评价体系,从“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创新”“合作与交流”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每一个维度再以星级制来测定(1 ~3 颗星),同时采用口头答辩和笔头练习测试,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的形式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综合评定。评价是杠杆,具有导向作用,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把思维之钥匙交给学生,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回归数学课堂的本位,绽放出一朵朵耀眼的火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