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情境:高效课堂的“内燃机”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启东市民主小学 施红梅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理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情境教学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亲近感,激活学生的源思维。纵观以往的数学课堂,很多教师忽视情境的运用,将数学知识“倾囊相授”给学生,学生成了贮存知识的“容器”,显得很被动,这样的课堂必定是低效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主动求知的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帮助学生走出数学苦旅的境地,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一、营造质疑情境,促进思考

古人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人应该具有怀疑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而质疑就是培养学生怀疑精神的途径之一,学生质疑是动脑的一种表现方式,是积极的学习表现,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并巧妙运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质疑的情境,让学生生疑,并主动地去释疑,为学生的学习从源头注入源动力,促进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境界。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角的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因此在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了一些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新课伊始,教师将这些三角形纸片放入一个纸盒,从纸盒中抽取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想是什么三角形。学生们兴致很高,只见教师抽取的第一个三角形露出的是直角,所以学生们猜是直角三角形,教师抽出整个图形后,果然是直角三角形。紧接着,老师又从盒子中抽了一个三角形,不过这次露在外面的是钝角,所以学生们猜是钝角三角形,抽出后果然是钝角三角形。最后一次,教师抽出的三角形露在外面的是锐角,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是锐角三角形,等教师完全抽出后,却发现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学生们心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露出的都是一个角,有时判定准确,而有时不正确呢?显然,学生们的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学生们带着这样的冲突进入了探索中。

上述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巧妙为学生创设了质疑的情境,让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自然地产生解疑除障的心理需求,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学习”。

二、营造操作情境,强化理解

数学知识枯燥、单调,很多学生谈数学色变,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被动应付中,学习必然不会高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为学生创设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形象、直观的事物,降低学习的坡度,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而不是难以触摸的。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没有将计算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为每张学桌的两名同学准备了24 个边长1 厘米的小正方形。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们拿出这些长方形,并出示任务:用这些正方形纸片拼出一个长方形。拼好后,相互说一说所拼长方形的长和宽,所拼长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学生很快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在组织汇报阶段,学生们争着说出了自己所拼长方形的样子。虽然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但面积都是24 平方厘米。在操作中,学生们认识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呼之欲出:长×宽。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抽象的教学内容能另辟蹊径,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引入。在操作中唤醒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模型,顺利地得出了结论。

三、营造交流情境,掌握本质

课堂是互动的场所,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思维的碰撞和智力角逐的精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 “爱交往,好表现”的心理特征,精心为学生创设交流、讨论的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实现认知能力的升华。这样的情境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真正让数学课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发现很多学生会无意识地将乘法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小数除法中去,经常出现错误。于是,教师出示了这样的题目给学生练习:2.4÷0.2+2.4÷0.4,学生们看到这样的练习都露出了微笑,认为这道题目没有难度,很好算。学生埋头计算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是这样进行计算:2.4÷0.2+2.4÷0.4=2.4÷(0.2+0.4)=2.4÷0.6=4。看到这种算法,有的学生认为是正确的,有的学生认为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没有一语点破,而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辩论,认为这样算错误的同学,还将自己按原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结果呈现了出来,让对方心服口服。最终,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运算律只有乘法中才有,除法中不能用。

上述案例,在学生们计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直击知识的本质,避免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总之,情境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学习的价值和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