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甘肃省合水县第一中学 贾彦龙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获得数学教育,人人认识数学的价值,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善于思考,逐步提高教学艺术,以找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一个生动有趣、悬疑的情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对新课程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且能够对着问题思考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函数应用-最大面积问题》时,可以在新课开始之前设置一些疑问,介绍案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先跟同学们谈谈“一个三角形余料该如何利用”的故事:在一个三角形上要裁剪出一个长方形的铁皮作为圆柱容器的侧面。如何切割矩形铁片,才能够使其的面积最大化?思考今天所要学习的新课内容与这个情景有何关系?这些与新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被提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支持和鼓励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最后请一些同学起来讲解一下自己的想法,积极鼓励同学们起来发言。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中去,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也要灵活运用教科书,创造性地将书上的“句号”变成“问号”,并把“问号”融于情景中,让学生遇到问题时能独立思考并探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产生怀疑时,他们会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以便发现和创造。因此,教师可以使用认知规律来创造悬疑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理解状态。
有相关研究表明,适当创设悬念情境能够有效引发人们的思考,并且注意力会相对集中,进而激发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究欲。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创造悬疑情景,有效地打破“有问无答”的尴尬局面,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如教师在教学《算法与程序框图》这章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相关的教案,开始可以先放几张关于计算机算法的程序框图,让学生猜测这些程序框图跟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时,教师可以对同学们说:“今天进行一次特别的测试,让同学们来考考老师。你们可以任意说出一些数据,老师用这些程序框图将数据运算出来。”同学们都很开心,他们想“考倒老师”,急于说出数据,老师可以快速回答,学生通过各种验证,证明老师的答案是准确的。在这个时候,学生情绪高涨,对知识学习产生强烈渴望。此时,老师掌握了学生急需求知的心理,并及时导入了《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内容。在设计关于探索问题的教学的时候,这种教学模式最能够激发同学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如果能够善于运用悬念情景并且适当创设问题,对于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将会有极大的好处。
如果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就是推动探索的驱动力和调味品。教师不仅要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还要在每节课开始时创造悬疑情境,设置教学内容,调整学生内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提问的兴趣。
实践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上,不但要充满“问号”,还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自己去动手寻找答案。创造操作情境是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这种方式远比教师直接讲述的记忆深刻得多。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2(人教A 版)中,有一部分内容是介绍空间几何的知识。空间几何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不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一些基本定理、证明方法等,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因为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一样,都需要同学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思维中化抽象为具体,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设置疑问的同时创设一定的操作式情景。例如,当学习“三视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空间模型,并且对于空间几何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系统的讲解之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对于这些空间几何问题进行思考,如思考这几个图形摆在一起的时候三视图是什么样子的,直观图又是什么样子的。引发学生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积极思考,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在思考过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摆出题目的图形,观察自己所摆出模型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是不是跟自己思考的内容一样。这种操作情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面对空间几何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空间几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创设的操作情景中自己找出答案,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的灌输模式要好得多。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实践的心理特征,创设有趣的操作式情景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其中,让数学课充满“问号”的同时,让学生置身其中,深入体会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课堂充满“问号”,并结合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大胆提问、质疑的能力,让高中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