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吉林省珲春市第二高级中学校 韩国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里所强调的就是问题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所谓提出问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提出具有引导性,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情境,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记忆知识,掌握知识的使用方式。因此,用问题伴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教学思路值得在今天的教学中推广。
在今天我们逐渐理解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作为思考的主体,而教师提供思考的思路。而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正确的思考路径,并且不断深化自身的思考,需要一个精细的设计过程。在以往,我们的传统教学常常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向前走,而学生往往是机械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其实无法很好地把握自身思考的节奏,有时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就已经给出了结论,这让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获得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考框架,在这个思考框架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此学生可以在这个框架中自由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理解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且将这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渐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掌握知识的内容。
在教研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逐渐意识到教学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应用方法,因此学生有必要参与到知识的发现过程中。与以往的机械教学不同,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就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的推理过程,而这个过程都需要问题来作为引导。数学学科本身就强调逻辑性和知识的关联性,学生只有面对具体的问题,并且对问题的逻辑做深入的分析,才能够真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很有必要。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学生引入教学课堂上,学生犹如旁观者。在问题伴学的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通过微课、导学案的形式为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了解知识基础以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笔者总结讨论中的不足,引导学生思维的发现。通过这种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创设情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理解学生不仅要学会分析问题,更要学会通过与其他人合作来解决问题。在今天,教学内容更加侧重实际应用性,学生要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当中,才能真正体会知识的意义。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人配合,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恰恰能够为学生提供这个应用知识和理解知识的机会。
例如在倒数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微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并且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一个圆柱体的容积确定时,如何设计它的高和底面半径,能够最省材料?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考查了学生对于圆柱体的容积计算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定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或者在生活中找到相关实际物体的方式来讨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这个引导问题解决以后,我们可以继续向小组提问,让学生通过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相关的难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集思广益,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获得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教学中,问题引导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让学生领会问题的重要性,理解问题对于自身学习的意义,并且学会利用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相信通过对于问题的合理运用,我们的教学将更加高效和优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