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苏州香雪海小学 陆雅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个性化单元教学策略并不是说要直接打破顺序教学的方式,而是要在顺序教学的基础上,在一段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运用个性化单元教学的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理,让学生能将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化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并为学生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样一来,学习方式的不同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单元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系统和全面的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很多相关内容的学习都分散在各个章节中,而且并不连贯。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充分考虑到学生长期学习同一方面知识的疲倦心理,以及学生学习的全面性。但正因为这样,反而削弱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所以,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形成个性化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教学。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有《认识图形(一)》的内容教学,一年级下册中有《认识图形(二)》的内容教学,二年级上册中有《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些都与图形有关,所以在《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完成之后,我打破了课本和学期的限制,将这些内容重新组成了一个学习单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清楚明确地了解到自己目前对图形内容的学习情况,并产生新的学习感悟。因为经常有学生反映,在学习某部分内容的时候怎么都学不会,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回头看这部分内容,好像突然就觉得没那么难学了。这是因为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提高,而个性化单元的设计也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并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
在个性化单元教学中,因为很多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所以,教师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个性化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单独学习等学习形式,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还以一、二年级中图形知识的个性化单元教学为例,因为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对图形知识的涉及较少,所以在个性化单元教学中,我采取的学习形式是让学生先进行单独的回顾与学习,在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后再进行交流讨论。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个性化单元操作中,我为学生安排了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即让学生根据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圆柱、正方体的等立体图形,亲自动手设计一个作品,并将其制作出来,完成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并且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对图形的应用有了新的体会,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交流讨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不同的想法和思路。
个性化单元中的内容并不只是对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的简单罗列,还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安排的扩展内容。数学教材由于篇幅等的限制,上面的知识都是最基础的,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简单的学习这些内容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适时地为学生进行扩展补充。所以,在个性化单元中,教师的指导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还以一、二年级中图形知识的个性化单元教学为例,为了给学生开拓眼界,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探究题,即给学6生提供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猜想不同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这里面涉及了同种图形的不同角度以及图形的不同种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如:有的学生在纸上画出了这几种图形,但是由于思路没打开,越画越乱。我提醒学生将这几种图形用裁纸的方法制作出来,通过折叠拼接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并且完成得很好。由此可见,教师指导补充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个性化单元教学策略与常规的顺序教学并不矛盾,教师要明确这一点,不能因为后续还会有个性化单元教学就忽略了常规顺序教学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规的顺序教学依然是首要的,个性化单元教学是对其的辅助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