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孙 永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很“死”的学科,只要学生将公式和定理死记硬背,再将相应的做题方法机械地套入题目中即可完成数学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中数学教师不应该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题多解,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着积极性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数学问题,尝试着用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同一类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比如,在带领学生解决“已知sin∂=1/2+cos∂,且∂∈(0,π/2),则cos2∂/sin(∂-π/4)的值为多少?”这道题时,学生在看到这道题目时,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先化角,再化名”的解题思路,把cos2∂/sin(∂-π/4)中所有的角化成∂,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三角函数名称的化简。这个化简的过程,完全是依照学生的个人喜好来解决问题的,只要化简合适,公式运用熟练,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了使学生的思路得到进一步的发散,我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特征,将两个式子中的角都化成∂-π/4的形式,把分子上的三角函数名化为sin(∂-π/4)进行求解,此类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运用诱导公式的熟练程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学生在完成“化角”工作之后,要根据具体的题目产生的式子,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化简和计算。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仅局限于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挖掘出题目的最大价值,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条件般反射出一些作业题目,这些题目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缺乏创意,所以对追求新奇事物的高中生来讲,枯燥的作业题目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状态出发,大胆创新,力求设计出题目新颖,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题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身边的现象中捕捉数学的影子,寻找数学信息,将其抽象成数学模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分期付款、商场打折、保险基金、最优方案的选择等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将其改编成一道道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如“2013年,上海市的生活垃圾总量达到了643万吨,根据垃圾的产量,上海市政府制定了‘每年减少5%’的目标,假设经过x年后,请大家写出上海市生活垃圾总量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这样的题目设计,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还把思考分析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者。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积极地从学生的疑问、错误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不断学习和思考,让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许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为了板书而发愁,通常情况下,教师将不同的题抄到黑板上一一讲解,讲完一道题后擦掉,然后再书写,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加重了师生负担,而且严重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讲解中,由于每一道题通常会涉及一个知识点,教师在讲完之后,这道题的意义似乎就没有了,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做到一题多变,找出题目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
比如,在带领学生解决“已知直线l:y=x-2与抛物线y2=2x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证:∠AOB=90°”这道题时,学生在看到这道题时,首先会想到直线所过的定点(2,0)与抛物线方程y2=2x之间的系数关系,当学生得出正确的推理过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在此思想的基础上能否将直线l与抛物线推广到一般的情况?”这时自然地引出变式题目“直线l:x=ky+2p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证:∠AOB=90°”。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教师还可以在此问题上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请学生想一想:“此问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一题多变,为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能够将相关的题目进行整合、分析,改编成考察不同知识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变式题目的分析,能进行知识点间的整合,以点带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对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教学,而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具有发散性方法的教学模式,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1]王永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
[2]刘丽.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19).
[3]张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06).
[4]罗桥忠.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J].高考(综合版),2014(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