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有效提问——掌控课堂之脉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小学北校区 徐 萍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技能之一。我国学者在古代就非常关注课堂提问,普遍主张“学须有疑”。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君子有九思”,其中的一思则为“疑思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提问”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国并非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塔巴(Taba)认为:“问题是新形成的认知系统的承载者。”如果说教学过程是理解性教学的核心,那么有效提问就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纽带,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准确、恰当、有效的提问能推动教学的顺利进展,掌控课堂之脉。然而,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场面,以我之见,这与教者提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有关。现结合我的《多边形的内角和》课堂谈谈有效提问。

一、提问贴近生活实际,拉近师生关系

课前以谈话的方式提问,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课的开始:“孩子们,老师发现你们的课间活动很丰富!说说你们都干什么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涨,都想把自己擅长的娱乐活动介绍给大家,满脸洋溢着兴奋。有效的谈话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的情感也会在导课中得到交流和升华,大家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

二、注重提问的巧妙性,衔接新旧知识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了解班级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兴趣特点和兴奋点,预设出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问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既要找准知识的落脚点,也要关注新旧知识的“关联点”,选准新信息进入学生经验世界的“切入点”,找准新知识在原有知识中的“生长点”。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情景导入时,我利用学生课间讨论问题的小片段,并提问:“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呀?”把视频中的问题迁移到课堂上来,触摸到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

三、生生相互质疑提问,合理优化方法

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台阶,也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这样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尽情地发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教学内容的处理应具有探索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动手操作得出梯形的内角和为360°,进行汇报时,我进行了适时点评:“同学们真了不起!虽然用的方法不一样,但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梯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比较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合理?为什么?”我并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瞧,精彩高效互问即刻呈现:

生1:我觉得利用量角器量比较好。

师: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2:他的方法可以,但有时量不准,有误差。而且如果角多的话,这种方法就比较麻烦了。

生3:我认为“撕”的方法好,把梯形的四个角撕下来拼成了一个周角,一眼就能看出梯形内角和是360°。

生4:撕下来很浪费!而且如果是在本子上或试卷上,不能撕,怎么办?大屏幕上的这个梯形还能撕下来拼么?

……

唇枪舌剑,智慧大碰撞。学生体验了方法的多样性,并且通过方法的优化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此时,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欣赏者。

四、提问形式灵活多样,讲究语言艺术

师生对话是课堂交流的主要形式。在互动交流中,问题的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应富于变化。如在总结规律时,可以用反复、回旋的方式提问,使用不同的语调、体态语言,避免千篇一律。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你们的发现跟他们一样吗?”“说说你的想法?”“谁有不同的看法?”“谁再来说一说?”“你们都看出来了吗?”……

看似不经意的提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带动学生对几个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五、提问要有深度、广度,力求层次分明

为了弄清学生已经掌握的情况到了哪一个层次,教师采用探询式提问,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发展。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提问是每堂课必需的环节,它是一种集设疑、激趣、引思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掌控课堂的命脉,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Marylou Dantonio Paul C.Beisenherz,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