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淮安中学 徐 斌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苏省淮安中学 徐 斌
创造力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达到“出人意料”的最佳效果,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为此,我国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依赖于学科教学,尤其是数学学科,给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性、推理性、演绎性和创造性的理性科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换思维方式的过程,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事实,再经过反复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具体事实的认识,从而让具体的事物再次抽象,让抽象的内容具有概括性,最终成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律并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在数学学习时,学生的创造力容易形成,往往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其中的某些方案甚至并不是按照正常模式推理而来,而是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高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尽可能地提供机遇,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得到创造力的锻炼。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元素,创新思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准备基础之上,通过研究或者推理,在科学的指导下孕育而出的。为此,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建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这是由于数学本身所包含的创新基因所致。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把所学内容灵活运用,还有助于提升认知,实现知识的“变形”,通过知识“变形”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除此以外,创造性的思维还有助于形成“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兴趣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前提,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驱动力。当学生对某个数学问题感兴趣时,就会自觉地对此钻研,学习意志在这个过程中较为稳固,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极易出现,由于兴趣,他们不再受到传统解题模式的束缚,更愿意自主研究,从而会用“别具一格”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当创新思维形成,并成功解决问题之后,学生会形成信心,并会把这种信心迁移到对其他问题的解决中,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新的创造性思维继续产生,形成良性循环。
1.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
高中数学教学任务繁重,为了帮助学生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形成以高考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思路,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认为把学习经验直接传递给学生比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效果更好。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他们的思路只能按照教师的意图来推进,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创造性思维很难形成。
2.教学资源投入有限
高中数学知识性强,学习内容复杂和抽象,在对于一些定理和知识的学习中,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单纯用语言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资源来帮助教师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校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对于复杂概念理解上的困难。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力形成的起点,并贯穿于创造力形成的整个过程。因为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才会认真钻研和研究,认真钻研和研究才会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才会出现发散性思维,于是创造性的思维就在发散性思维中形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的思维才会形成,由此可见,提问是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提出的看似与课堂教学内容并不相关或者让人感觉奇怪的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要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回答,因为这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形成创造力的源头。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习惯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实践证明,融洽和谐的课堂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由于学生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下更能积极地投入思绪,对问题认真思考和研究。如果教师始终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严肃地反复传递理论知识,学生的思路只能跟着教师一起发展,保持紧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是很难形成创造性思维的。
4.巧妙的思维引导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这里的引导并不是从教师出发的“主观性引导”,而是从学生出发的“客观性”引导,通过富有逻辑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教师先让学生预习所学内容,列举等差数列n项和的案例,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进行解答,在学生解答完毕后,概括数学规律和知识,然后再留给学生时间,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该题目进行解答。
在“新课程”的倡导下,“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应该被广泛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认真备课、精心策划,在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提问的意识、尊重学生和巧妙地进行思维引导,系统地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1]何盛端.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唤起学生创新思维[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3):160-161.
[2]陈刚.变“囧图”为“通途”——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2014(2):57.
[3]肖敏.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90-19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