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学建模思想”的点滴渗透

时间:2024-05-10

河北省石家庄草场街小学 李 君

“数学建模思想”的点滴渗透

河北省石家庄草场街小学 李 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素养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形成良好认识结构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素质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引领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一、引领学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找到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一条是建立数学模型思想,是不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需要教师具备整体意识。教师钻研教材,就应如苏步青教授所言:“看书要看到底,书要看透,要看到书背面的东西。”这背面的东西,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例如,一年级教材关于□和〇代表变元符号x,让学生在其中填数。

9-□>3 □+9<13 8>2+□

5+□<11 7>13-□

虽然题目是要求学生在方框中写一个适合的数,但教师应该明白,若把□换成x,则上述题目就变成了不等式,变元x就有确定的取值范围。这里教师应当领会教材的意图,了解符号“□”在这里起“位置占有者”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趣的问题:□内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可以填几个数?能填哪些数?然后进一步深化:讲9-□>3改为:○-□>3,○和□里可以填哪些数?这样,学生的思考空间将大大增加,同时更好地渗透了符号变元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二、引领学生在探索中感受数学模型思想

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一种知识,不只是注重数学形式层面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应重视数学发展层面的教学,即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感受一种数学思想和观念。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例如,解决“在数2、3、4、6、8、12、16、24中,哪俩数之间有倍数关系?”这一问题时,学生所表现出的思维是无序的、零散的、点状的,学生想得多,想得快是容易做到的,要使学生想得全,即不重复、不遗漏则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序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师可在学生无序思考的基础上设计如下问题:“谁能把与2有倍数关系的数一个不漏地,有规则地全找到(要求不重复)?”“接下去应该找哪个数?”这样,逐步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的思考有序化、条理化、深刻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引领学生在反思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模型思想的获得,一是来自于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和训练,二是靠学生自身反思过程的领悟。反思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内容之一,反思并不是以“答案”为唯一的标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思维活动,也可在学生产生答案后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是否能找出其他更快捷的解题办法,有没有更好、更有趣的解题方式等。

例如,解决“丁丁练习写大字,从第1天到第6天里,分别写了10个、9个、8个、8个、9个、10个大字,算一算丁丁这些天共写大字多少个?”学生列出算式:10+9+8+8+9+10后,基本上是按从左到右依次相加方法算出结果(54)。对此,教师不能因此而满足,要适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反思。诸如:“你对自己的这一算法满意吗?”“如果是我,列出算式后,不急于立刻去计算结果,而是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教师的一番“激将法”话语迫使学生对自己原有算法作深层次的反思。通过反思,学生对原有算法作了以下改进:原式=(10+10)+(9+9)+(8+8)=20+18+16=54;原式=10×2+9×2+8×2=54;原式=(10 +9+8)×2=27×2=54;原式=9×6=54。

纵观上述解法,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体现了由繁到简的演进过程,尤其是最后一种算法隐含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方法,使计算变得十分简捷,获得更高一层次的数学模型思想。长此以往,学生面对问题就会站得高、思路广,对数学的理解才会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

总之,在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看到知识背后负载的方法、蕴涵的思想,并注意结合具体环节点化学生领悟这些思想和方法,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生动的、鲜活的、可迁移的,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