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马雪妹
激活学习感受,促进课堂“生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马雪妹
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感受,培养学生的学习感悟,促使学生生成心灵互相碰撞、智慧不断迸发的精彩课堂。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情境的导入不仅要围绕“数学”的核心问题,融入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引领学生进入矛盾、感动的情感世界,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冲动与热情。如在教“求平均数”时,教师出示学生“六一”节套圈比赛情境图,并用条形统计图出示比赛结果:男生第一组4人,分别套中的个数是6、2、3、4;女生第一组4人,分别套中的个数是1、7、4、2。
师:男生与女生比,谁赢了?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4人一共套中15个,而女生4人一共套中14个,男生套中的总数多。
师继续出示:男生第二组3人,分别套中的个数是4、4、4;女生第二组4人,分别套中的个数是3、3、3、3。谁赢了?
生:男生和女生打成平局。因为男生3人一共套中12个,而女生4人一共也套中12个,总数一样多。
师:有不同意见吗?
稍作思索后,立刻有学生表达不同看法:不对,这样比不公平!因为男生只有3人,而女生有4人。
师:仅比套中圈的总数是不够公平,但第二组男生只有3人,而女生是有4人,如果让其中的一个女生不参加套圈活动,这也不公平。(得到学生认同后)教师继续问:那在此情况下到底谁赢了?这值得好好思考。
此时有学生发现:如果这样比的话,应该是男生赢。因为男生每人都套中了4个,而女生每人只套中3个。
此时,有学生反对:我不同意!在运动会上,如果有一个运动员受伤中途退出比赛,最终还得比总分谁多谁就赢。我还是认为女生和男生打成平手。
面对如此“固执己见”的学生,面对如此意想不到的场面,教师机智地指出:你说得有道理。我们现在不比输赢,只看男生和女生套圈的平均水平,谁高一些?
同学们很快认为:男生套中圈的平均水平高于女生,比平均水平才较为公平合理。教师因势利导着说:好!今天这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表示平均水平的数。如此导入的新课学习,学生普遍显得热情高涨思维活跃。
【反思】在以上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以宽容的心态、凭睿智的敏感,呵护了学生“节外生枝”的想法,又以商量的姿态,巧妙灵活地将比“输赢”转化为比“平均水平”, 顿时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好一个“平均水平”!这不正是平均数的“本质特征”吗?得此转化,全班学生的心灵会被瞬时触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会被顿时激发,这种由既定主题生成的“精彩”必将深深地烙入学生的脑海。
在“旋转”的教学中,让学生正确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是教学难点。如果让学生经历充分的操作活动,能有效地突破难点。我让学生课前做了一面小旗,上课时,首先把数学练习本当作背景,把小旗放在中央,这样练习本上的一条条横线就相当于方格纸中的横线了。然后让学生把小旗绕一端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180度,重点观察旋转后的图形在位置方向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接着让学生画出旋转后的小旗图。学生通过反复操作,在讨论、交流画法时,发言主动。
生1:我发现旋转90度后,旗杆与原来的旗杆是互相垂直的。
生2:我画的时候,先画原来旗杆的垂线,再画小旗上面与旗杆垂直的一条边,它的方向也是与原来的边垂直的,然后再连接斜边就行了。(即时请该生上黑板示范,边讲边画。)
生3:画的时候,要注意边的长度要与原来的相等。
生4:还要看清旋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此时,全班学生不住地点头,教师也不由得为这精彩的发现而带头鼓掌!
【反思】以上教学,学生通过用小旗在有线条的背景上操作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了表象基础,积累了想象经验,而且通过观察,发现了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在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因此学生能比较轻松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发现了如此简明的画图方法。这种“精彩”的方法,正是学生亲历操作、亲身感受生成的结果。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教材呈现出订牛奶的情景图:一份牛奶(每天一瓶)全月28元,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根据教材的意图,应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多种口算或估算的方法,然后引出笔算方法。而笔算的算理与其中的一种口算方法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鉴于以上分析,我就让学生回想自己家订牛奶的情况,探索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家订牛奶吗?一般是几个月一订的?根据你家订牛奶的情况,能不能算出订一年需要多少钱?怎样算?
生1:我家一个月一订。一个月28元,按一个月30天计算 ,那每天大约是1元。一年有365天,所以一年大约是365元,但比365元少一些。
生2:我家两个月一订。可以先算2个月需多少钱,一年有6个两个月,就能算出一年需多少钱。
28×2 = 56元,56×6 = 336元。
生3:我家一个季度一订。可以先算一个季度需多少钱,再乘以4个季度,就是一年的钱。
28×3 = 84元,84×4 = 336元。
生4:我可以先算4个月需多少钱,再乘以3就是一年的钱。
28×4 = 112元,112×3 = 336元。
生5:可以先算半年需多少钱,再算一年需多少钱。
28×6 = 168元,168×2 = 336元。
(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生6:可以先算7个月要多少钱,再算5个月要多少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年需多少钱。
28×7 = 196元,28×5 = 140元,196+140 = 336元。
生7:我还可以先算10个月要多少钱,再算2个月要多少钱,然后加起来,就是一年需多少钱。
28×10 = 280元,28×2 = 56元,280+56 = 336元。
此时,教师忍不住激动与欣喜,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真了不起!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
在学生普遍认同生7的算法较简便的基础上,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竖式计算方法。
【反思】假设教师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只是直接让学生思考怎样口算28×12的积?学生这么多精彩的算法就不可能“生成”了。由于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家订牛奶的实际而产生感想,学生就能主动发现,自由类推,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及“年月日”的知识,想出了多种口算、估算方法。这些方法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学生有感而想、积极思维的结果。一经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可低估。
数学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应设计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拓展性的练习,既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创造的空间,又可为学生提供交流、争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基本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拓展理解,在讨论、质疑中深化学习感悟。
师:老师的平均数不能报几?
生1:平均数不能报3,因为平均数应该大于3小于6。
师:不一定,还有丙没报数呢。
生2:平均数可以报3的。因为3×3 = 9 ,如果丙报0就行了。
(在生2的启发下)生3: 平均数不能报2。因为2×3 = 6 , 但甲、乙加起来已经超过6了,所以三个数平均数不可能是2。
师:那老师可以报平均数超过6吗?
生4:可以的,比如老师可以报10。
师:好,平均数是10,那丙应该报几?
丙:我要报21,因为10×3 = 30 ,6+3 = 9 ,30-9 = 21。
【反思】
以上设计的报数游戏练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平均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能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范围的认知感觉,能有助于学生较轻松地感悟到:已知平均数可以求总数,能促进学生的互逆思维的自然发展。如此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练习不仅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标特别强调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而且有效地促使学生的认知升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