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陈 丹
拓宽教学视野,让高中数学课堂彰显灵动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陈 丹
很多教师明显感觉到,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高效开展起来的难度增大了许多。这不仅是由于知识难度的增大,给学生们带来了接受障碍,也是因为教学时间比较紧迫,教师们往往会较多地关注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学方式的优化,造成数学课堂比较单一枯燥。抽象刻板的课堂教学,很难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自然也无法显著提升了。因此,想要让教学效果得到改善,教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教学方式上着手,化抽象为具体,变刻板为灵动,让高中数学课堂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想要让学生们对高中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知,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充实,这是教学开展的前提基础。教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学习并不是只有抽象理论的,还有具体的实践。从这两个角度来认知数学才是全面合理的。实践元素的加入,会大大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并产生更多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对立方体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在立方体的概念与特点等理论知识之外,向着实际应用的方向进行了扩充,并以生活内容为背景,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所示,现有一个正六边形的纸片,它的边长是1,欲按照图中的方式,从六个角的部分分别剪掉一个完全相同的四边形,将剩下的部分按照虚线折起来,使之形成一个不封顶的正六棱柱。想要让它的体积达到最大,应当将其底面边长取多少?对于惯常的教学内容来讲,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拓展性变化。
加入了灵活实践内容的数学课堂,明显变得丰富有趣了不少。学生们发现,原来数学学习并不是只有趴在书本上反复计算的,还可以走出理论,回归生活,甚至需要动手操作。这无疑是为原本刻板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空气,自然也让学生们从内心上萌生了更多参与学习的冲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就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更好地实现了。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课堂教学的整体走势也是影响教学灵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一直是由教师来陈述知识,学生进行聆听和接受。长此以往,课堂气氛便会成为一条直线,毫无惊喜可言,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变得没有起伏,灵动的学习效果自然无从谈起了。因此,为了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实现身心的跃动,为数学课堂制造出一定的高潮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对二面角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如图所示,α和β是两个具有同一个y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二者之间所成的二面角为60°。若平面β内有一条曲线C’:y2=2px(p>0),那么,该曲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方程是什么?很多学生很快得出y2=px的答案,而我却公布正确的答案为y2=4px。这让原本自信满满的学生感到非常意外,也激起了一个强烈的教学冲突。学生们迫切地想要找到解题错误之所在。经过分析大家发现,造成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将曲线C’的焦点F的射影默认为是射影曲线的焦点,二是将射影默认为是同C’一样的抛物线。这也让学生们在知识理解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堂高潮的制造并不要求教师们采取什么夸张的行为,只要在恰当的时机设定一些巧妙的教学冲突就可以了。所谓教学冲突,就是指让学生们感到意料之外的知识效果,既可以从理论角度设计,也可以以实操方式实现。这种冲突出现之后,学生们便会马上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对相应知识的记忆也会深刻许多。
高中数学课堂的灵动不仅表现在课本知识范围之内,还可以通过探索延伸来加以深化。如果教师们能够在每个知识模块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们进行适当的拓展与探究,势必能够有效延伸大家的知识视野,并收获灵动优质的数学思维。这种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对四棱柱的内容进行研究时,学生们大多是从正向进行思考,即已知某立方体是正四棱柱,由此分析它的性质特点。在这之后,我向大家提出了如下问题作为延伸探究: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时,有A1C⊥B1D1?这种反方向的提问,将学生们的思维有效逆转了,也让大家在探究的过程中开放了视野。
在各类考试当中,探究式问题都是让学生们感到难度最大的。因此,以这一内容为主题的教学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探究能力的强化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处理考试问题;另一方面,探索的过程本身也是对数学知识内容边界的延伸。当学生们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拓展之后,他们的思维自然也就随之灵动起来了。
实际上,数学的本质始终是灵活自由的,只是在高中阶段一些特殊原因的作用之下,这种特征被掩盖住了。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热情,教师们一定要抓住数学的本质特征,由此入手,想办法将数学的灵动属性彰显出来,让学生们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数学,并在这种灵动感受的带动下爱上数学。通过在实践中打造有变化、有高潮、有探索的多元化数学课堂,学生们的知识眼界开阔了,知识思维活跃了,知识能力提升了,真正实现了我们预期看到的灵动状态。这种教学创新模式,值得教师们广泛应用、继续探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