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部编高中历史教材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10

【摘 要】伴随着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投入使用,高中历史教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文章以其中大单元教学作为切入点,结合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特点,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74-02

综观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内容,其在框架结构以及具体方向上都与之前版本的教材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当前高中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寻找到与部编版教材相符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部编版教材内容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与能力。

一、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

(一)采用通史体系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的是通史加专题的模式,符合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但是增加了背诵和记忆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更多的知识点讲授清楚,并且做好知识点延展工作,这对于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因此,历史教师必须要尽早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解决这一教学问题[1]。

(二)注重史料分析

之前的高中历史教材在古代史篇幅的设置上是比较少的,而且很少引用详实的历史资料。而新版历史教材则恰恰与之相反,其非常看重历史材料的详细分析,如讲到明朝历史时,教材中会引入《万历野获编》《明夷待访录》等相关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是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一)树立清晰明确的大单元教学目标

开展大单元教学的首要前提是要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才不会脱离轨道,也有助于教师对整个单元教学过程的精准掌控。为树立清晰明确的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构建起更加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揉进碎片化知识或者进行内容拓展时才不会迷失方向,这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2]。

以《中外历史大纲(上)》第五单元“晚晴时期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该单元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以及救亡图存人士的努力,教师可根据这三方面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确保每一个目标都能够与其内容紧密呼应。历史教师可以设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其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其二,了解晚清时期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做了哪些斗争;其三,不同社会阶层为了挽救国家危局做出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又获得了哪些成果。在明确这三方面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便可以此作为指导,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内容,为此可以将这三个大的目标进行细化,拆分成多个小的目标。教学思路可以进行如下设置:首先,从时空观念切入,利用历史地图以及史实材料,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列强侵华的过程以及侵华的危害性;其次,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了解爱国人士的英勇事迹,由个人拓展到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社会阶层,去感受不同社会阶层为守护自己的家国做出的努力;再次,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去分析历史影响和局限性;最后,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总结,深入到现象背后去认清本质,从上层建筑层面去论述社会各方主体发生的变化。

(二)组织开展大单元自主学习活动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之后,历史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大单元自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建议历史教师将学习任务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从问题着手,环环相扣,逐步解决问题。

还是以《中外历史大纲(上)》第五单元“晚晴时期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单元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组问题链。问题一: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如何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问题二:1840—1919年,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奋起反抗的?这一系列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三: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救国主张和行动有何历史局限性?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式来逐步解答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可适当给学生一些提示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鼓励并辅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即使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也需要注意糾正方式,要维护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理调整大单元教学的内容

以大单元教学目标为指引,在梳理大单元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打破教材内容设置顺序,遵循实用原则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在此之前,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脑海当中搭建起一个单元教学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填充知识点,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流畅。此外,教师必须要时刻清楚掌控这一大单元教学细节内容的关联性,确保内容渗透和融合的准确性。教师也可以尝试对大单元的主题进行拆分,将每一节课都设置成不同的小主题,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些小主题和大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确保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之间紧密关联,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更加清晰、合理[3]。

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必1)》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该单元教学思路时首先要明确关键词——政治制度。其次,围绕政治制度进行扩散教学,构建起初步的思维导图,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西方政治体制以及中国建立的共和制度,再结合本单元各个小的知识点来进行填充,并就某些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再根据隶属关系进行排序,同时确定每一层级内容的关键词。

(四)做出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评价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体系当中,单元教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单元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整个单元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检测,且对于新单元的教学来说也有着很强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教师在单元教学评价中要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核心,重点检测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历史核心素养,再从更多方面和更广范围去做出评价,确保单元教学评价的倾向性与全面性。

如笔者在讲到《中外历史大纲(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单元内容时,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视频资料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等。从学生上课表现以及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课后作业的完成结果却并不理想。深入分析其中原因便会发现,应用过多教学方式并不能够锦上添花,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教学方式的频繁变化使学生很难抓到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单元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切忌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目的。

综上所述,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呈现出的诸多新特点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色与优势,积极创新和优化大单元教学策略和方式,进一步挖掘部编版历史教材的价值,全面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苏艳.高中历史教学吸纳近代史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有效途径研究——以部编本《两次鸦片战争》为例[J].科教文汇,2020(16).

[2]杨娟.研读部编教材,关注核心素养——以《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为例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成长,2020(5).

[3]邵彦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进行新旧教材对比的必要性——以岳麓版和部编版秦朝统一为例[J].长江丛刊,2020(9).

【作者简介】

苟学珍(197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