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奇山小学 郁小华 隋少兰
针对提升队员科学素养的教育途径相对单一的情况,有的辅导员开辟了新的教育途径,将目光投向语文教材。科学小品文以其丰富的知识内容、生动的笔调、优美的语言,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文章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科技等百科知识,特别吸引队员们。
辅导员如何利用科学小品文,提升队员的科学素养?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辅导员进行科学小品文的教学设计时,要关注队员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科学小品文中的某些词语,可以激发队员们探究科学的兴趣。比如,课文《蟋蟀的住宅》中出现了“隧道”“巢穴”等“科学味”很浓的词语。辅导员可以借助3D影像,引导队员们追根溯源,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
此外,《蟋蟀的住宅》一文中还出现了“耙扫”一词。辅导员可以借助课件,展示“耙”字的演变过程,让队员们知道这个字作为名词时,读“bà”,并配上不同年代、不同形状和不同材质的“耙”图片,引导他们了解“耙”。同时,辅导员还可以给队员们讲解,蟋蟀的腿上有一排整齐的锯齿,它经常用有锯齿的腿将土推平,人们把它的这个动作称为“耙(pá)扫”。就这样,队员们不仅认识了字形、了解了字义,还学习了科学知识,培养了爱科学的精神。
有人说,科学小品文给科学添上了“文学的温和笑容”。这说明科学小品文不仅具有文辞之美,还饱含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挖掘其中情感因素,引导队员与文字对话。
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教学中,为了帮助队员们认识地球,体验到地球和人类密切的关系,我们采用了朗读的形式。课堂上,队员们朗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些美妙的语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激起队员们心中的涟漪,引发了他们的共鸣,进而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地球。
作为辅导员,我们要从多角度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科技和情感元素,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探索适合队员们的教学之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