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李观喜
摘要:作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财富的家国情怀,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体现,凝聚着中国人民的信仰与追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作为五大素养之一,旨在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促使个人形成对国家对社会保持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本文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为教学目标,解读家国情怀的内涵,诠释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价值,分析有效培育家国情怀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51
家国情怀包含着仁爱之情、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要注重真实历史材料的挖掘和利用。要让学生在课程要求下,提高家国情怀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意识。教师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让家国情怀的教育开展更加有效。
一、家国情怀内涵解读
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历史课标中明确提到:在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历史文化素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外,让学生能够理性爱国、科学爱国,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健康的家国情怀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实际价值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热爱祖国。在历史學习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其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在认识社会发展的同时,使其爱国情感更理性、更科学,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历史是一门社会学科,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在家国情怀素养教学时,要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增强历史情怀,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提高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还可以让学生多关注一些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活变化的同时,认识社会发展变化。
2.提升历史教学的育人价值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素养,家国情怀作为历史素养的价值追求目标,集中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关键。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以教材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这样不仅无法促进学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历史、掌握历史,还会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可以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促进深度学习,促使其知识、能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有效策略
1.立足课标要求,设计情境,激发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到:要重视学习体验感,设计真实情境,在情境引导中,打破传统说教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索学习、情境体验等,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的历史内容时,课标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振兴科技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热情。故此,教学时为提高体验感,可以利用白板播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表”从1964年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5G网络的覆盖等情境,在真实场景播放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①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成长历程,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你有怎样的感受?
②你认为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国工匠精神,知道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通过情境引导、资源拓展,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培育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立足教材内容,整合资源,凸显家国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要从历史教材本身出发,通过对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从思想上帮助其树立健康三观。同时借助更多史料资源,让其了解家国情怀,理解不同时代的家国情怀背景下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例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的重点是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意义,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以下史料内容:
史料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
史料二: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市场经济为基础,用市场手段调控存量,优化资源和增量资源配置……通过史料的运用,从教材本身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是什么?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呈现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依据材料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生活发展等,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融合的特点。
3.立足学生实际,结合乡土,内化家国情怀
每一个地方都具有地方史,都是民族史区域的具体表现,家乡作为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国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培育家国情怀,可以从学生生活的地方出发。例如,在教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的历史内容时,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书画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认识戏曲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历史学习,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粤剧名段,开展“传递家乡粤剧文化”的活动,并就家乡粤剧文化的发展进行交流。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再播放经典粤剧唱曲选段《帝女花》及京剧名段《霸王别姬》等名剧选段让学生认识戏剧的表演形式,在对比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的同时,思考戏剧艺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让学生对比现代粤剧和传统粤剧的表演手法,各有什么特点、有何创新?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内化家国情怀,让学生结合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其能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4.立足社会发展,依托实践,升华家国情怀
历史是对过往的人、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是对社会发展的记录。而博物馆是记录历史、认识历史、探索历史的有效场所。例如,在教学《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历史内容时,为让学生认识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基本特征,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走进历史,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为主题,让学生制订研学旅行学习单,在学习单上设计“研究物品、物品历史背景、物品发展历程”等知识板块,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或广州十三行附近的“打铜街”,参观手工业制品,在参观的同时,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单进行记录,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分析以下问题:
①通過观察各个文物,思考它们都属于哪些行业?是什么手工业?
②如何给手工业分类?
③同一历史时期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特征与发展状况如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合作学习中认识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古代中国的生活实事,从而升华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就此次研学旅行感受进行分享、交流,结合切实体验和历史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欣赏手工艺术品的同时,结合现如今手工作品和古代手工业进行对比分析,使其充分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教师首先要清楚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和实际教学价值,了解高中生学习发展需求,并结合实际需要、实际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然后,立足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社会发展在情境引导、资源整合、结合乡土、依托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刘向阳.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33):108-110.
[2]潘建新.谈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74-75.
[3]房海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8.
[4]黄春霞.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J].教育革新,,2020(5):30.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