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戴园琴
摘要:学生在起步作文时,往往有畏惧感。教师若能降低难度、激发兴趣,指导得法,便能有所收获。为了改变学生写作困境,本文推出了作文教学“微训练”法,其具体做法是:将写作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次训练聚焦一个小目标,对学生进行“教、练、评、改”四位一体的写作训练,逐步使学生达到作文写作的大目标。
关键词:微训练;化整为零;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9)19-100-2
近年来,笔者根据《课标》对习作的要求,将“大作文”分解为“微训练”,化整为零,变难为易,激发了初学写作孩子们的兴趣与信心,为顺利过渡到高年级独立习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三年级:化整为零,逐段“微训练”,零存整取,整合成文
二升三的学生,尚无“篇”的概念,然而,课堂作文往往要求呈现一篇完整的习作。如何让孩子们从二年级的写话,过渡到三年级整篇习作,需要教师为他们搭建阶梯,降低难度,由“段”入“篇”,零存整取。
下面以三上《我的自画像》为例,说说我的做法。
环节一:我的靓照秀(外貌)
三年级的孩子写外貌,往往比较“格式化”:一张圆圆的脸,像个红苹果。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何引导他们抓住外貌特点,写出不一样的自己呢?可以进行分步“微训练”。如:“大眼小眼对对碰”:我的眼睛特别大,眼球还有点突起。我一瞪眼睛,大家就叫我“黑猫警长”。我的眼睛很小,再加上脸蛋很胖,一笑,就看不到眼睛了。
这样的“微训练”不用特地在作文课上进行,抓住早读课、语文课前三五分钟,进行口头练习,发型、眉毛、嘴巴、身材……练习过后,让学生抓住自己最有特色的几个部位进行一段外貌描写。
环节二:我型我秀(爱好)
你是“小书迷”还是“小画家”“小书法家”,是“足球小超人”或是“滑板高手”,是喜欢美食的“小吃货”还是沉迷游戏的“小网虫”?秀出你的爱好,亮出你的实力,用一个或两个事例来证明你自己。
第二环节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所以让学生当堂写事例,上台朗读,即时点评。一写一读,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学生往往只有概述,没有描述。一个事例三言两语就结束了,描写不够细腻。如何让事例活起来,细节描写不可少。
如《小书迷》片段:有一次,我看书入了迷,晚上十点还不愿意睡。老妈火冒三丈,把我的台灯没收,拿到了他们的房间。我还不死心,偷偷跑到客厅窗口,凑着路灯的光看书。
在“微训练”时,请小作者回忆当时的具体场景,提炼出两个“描写点”:老妈火冒三丈,把我的台灯没收(妈妈怎么说、怎么做——语言、动作);我还不死心,偷偷跑到客厅窗口,凑着路灯的光看书(我怎么做、怎么想——动作、心理)
通过讨论交流,修改如下:
有一次,我看书入了迷,晚上十点还不愿意睡。妈妈几次三番叫我:“筱彤,赶紧睡觉。”“筱彤,你还不睡,明天不上学啦!”我嘴里说着:“马上,马上!”眼睛却还粘在书上。妈妈火冒三丈,一把夺过我的书,又把小台灯“啪”地一关,想想还不放心,把小台灯插头一拔,拿到他们房间去了。我想开房间大灯,怕被妈妈发现;睡觉吧,我又不舍得看到一半的精彩情节。哎,有了!不如来个新版《凿壁偷光》。我拿上书偷偷跑到客厅窗口,借着路灯透进来的光看起书来。
通过几个片段的“微训练”,学生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领会不少,习作也鲜活起来。
环节三:请多指教(优缺点)
这一部分可以相对简略,实话实说,写写自己的优缺点。
环节四:整合成文(我的自画像)
教师指点一下开头、结尾与各段之间的过渡连贯,将片段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我将每周两节的作文课也化整为零,习作需要重点指导的部分用一堂课集中指导,其余部分则因时制宜,利用零碎时间以“微训练”的形式解决,再用一堂课当堂习作。如此,教、练、评、改四位一体,教得小,练得精,评得实,改得快。学生在一次次的“微训练”中既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技能,又消除了写“大作文”的畏惧感。学生在将片段零存整取,整合成文的过程中,一种“写大作文也很轻松”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二、四年级:自主选择,组合“微训练”,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三年级以“扶”为主,逐段“微训练”,使学生习得了作文的基本技能与规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后遗症”:学生的习作结构雷同,内容相似。四年级该如何提升呢?我认为,四年级仍属于起步作文,不宜马上“放”,但四年级作为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进的过渡期,可以“松一松”。
试举两例,说说我的具体操作。
例一:四上《一次精彩的**比赛》
环节一:理清思路,确定训练点
写一次比赛,一般习作思路可分为: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重点无疑是“比赛时”。主要训练点可定为: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环节二:扣准重点,组合训练
微训练1:刚刚举行了班级“扳手腕”比赛,请你描写一个场面。
场面一:老师一声令下,“扳手腕”比赛开始了……
场面二:比赛进行到白热化状态,胡加希和徐嘉乐陷入了僵持战。下面的同学……
微训练2:哪些同学的表现最吸引你眼球?用五分钟时间,写一位你印象最深的同学(也可以写自己)。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们或神态结合动作,或语言加上动作,或心理结合神态、动作,甚至还有孩子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凸显了他们眼中的“重点人物”。
环节三: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以“扳手腕”比赛为范例,学生自由选择一次比赛,如拔河比赛、运乒乓球比赛等,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两个场面或两三个同学写片段。
环节四:整合材料,补段成文。
例二:四下《偷》
环节一:理清思路,确定训练点
写一件事,一般分为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经过”是重点,“高潮”是重中之重。这篇习作的训练点可以心理描写为主。
环节二:扣准重点,组合训练
微训练1:内心独白法——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佛祖啊,上帝啊,保佑我吧!我考试前再也不打游戏,不看电视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让我考个好成绩吧!”
微训练2:借助神态、动作表现心理法——我用颤抖的手接过考卷,闭上眼睛,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然后把眼睛悄悄睁开一条缝,“69”,一个鲜红的数字赫然映入眼帘,我的心一下子沉入了冰窟中。
微训练3:借助景物写心理——天阴沉沉的,风刮过脸庞,带来一阵刺痛。几片黄叶被风卷起,无精打采地掉在我脚边。书包像一座小山压在我背上,那份69分的试卷像烙铁一样烫着我。
环节三:学会迁移,学以致用
偷玩电脑、偷吃零食、偷采枇杷、偷藏爸爸香烟……在这些事中,偷“玩、吃、采、藏……”的过程是重点,达到目的或功亏一篑的一刻是高潮。选择上述一种或组合两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把最精彩的一段写下来。
环节四:交流修改,整合成文
在三年级大量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四年级的“微训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空间。这些写作训练中,既有组合单项“微训练”的“组合微训练”;也有在原有基础上的“细化微训练”。这些训练既能使学生在迁移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又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同类习作的写法。学生的习作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逐渐走向自主选择,凸显个性。
总之,教师要摸清学情,实施“微训练”。每次训练集中针对一个习作重点,不贪多求全,不面面俱到,目标“小而微”,训练“简而实”,一练一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初学写作的恐惧感就会不知不觉消除,写作时的畏难心理就会逐渐缓解,写作兴趣就会日渐浓厚,写作能力就会逐步增强,此时,当堂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大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