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何志明
摘 要:中考是根棒,它指向哪儿,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所以,凡是和中考无关的内容,老师一律不教,学生一概不学。孰不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人文性的学科,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只有多讲些“废话”,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能力,也才能最终考出理想成绩。
关键词:废话;人文学科;兴趣;效率;语文素养;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115-2
何谓废话?翻开《现代汉语大字典》,上面写道:“废话,无用的话。”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什么话是“废话”呢?就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说,一般指的是课文的作者信息(如作者的生平,主要的著作以及生活轶事)以及课文的写作背景(如当时的历史年代,作者当时的状况)等情况,简言之,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文学知识。
的确,就实用性而言,这些东西的确不会考,讲不讲完全没关系,学生懂不懂也无所谓,这也就难怪我们有些老师称之为废话了。但就我个人而言,说这些东西不会考我承认,但要说这些是废话,实不敢苟同。相反,我倒觉得这些都是金玉良言,每字每句都如珠似玉。
一、语文学科既是工具性的学科,更是人文性的学科
在过去,我们曾经过于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工具性组织、展开,强调了对字词、语法、修辞、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的抽象分析,并靠“迁移”这块敲门砖去实现一个个实用主义(如应试)的目的,机械、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使本应鲜活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被支解得支离破碎——催人泪下的人物,震颤人心的场面,触发灵感的对话,引发异想的讨论,沟通现实的镜头,引人入胜的美景等等,被淡化、被湮没,学生收获的不是语文,不是语文的整体,而是一个个关联不大的零部件。对于优美的文章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去领悟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正是在这种“唯工具性”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拨乱反正,痛改前非”,提出了“弘扬人文性”的口号,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弘扬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呢?当然,这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最终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就需要我们多讲些“废话”,让学生受到中华伟人的熏陶,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的人文素质最终得到提高。
二、语文学科是一門综合性的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成绩的提高绝不是靠几张试卷,几堂课能够做到的。更何况,现如今的中考,也很少出现单一知识点的考核,而代之以综合性的考查。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2005年山西曲沃县和宁夏灵武市中考试卷
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表达情怀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带“酒”字的古诗句(前后要连贯)。
答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例2:2005年江苏常州中考试卷
至少运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学过的课文除外)。
错综复杂 若即若离 急不暇择 充耳不闻 局促不安
答案:《西游记》中,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唐僧对他的解释充耳不闻,还是把他赶回了花果山;《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真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蒹葭》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始终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像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当今的中考中可谓是比比皆是,那么这种类型的题目难吗?这就得视人而定了。对于那些只知“就本论本”的教师教育下的学生,估计是要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一阵,最终也只能是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可对于那些听惯了“废话”的学生来说那可就驾轻就熟,如鱼得水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经常有“废话”打扰耳根子,要想不记得也难啊。真所谓“熟听‘废话三百遍,不会自写也会搬”嘛。
三、“废话”的适当讲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知识是触类旁通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讲学中能够适当的讲点“废话”,使知识纵横交错的话,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语文课本总共选取了杜甫的四首古诗:《望岳》,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雄视一切的气概;《石壕吏》,全诗通过“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春望》目睹京城被烧杀洗劫惨状,诗人担心着家人的安危,关怀着国家的命运。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刮破了,弄得狼狈不堪,却还在推己及人,发出伟大的人道主义的誓愿。
其实,教师如果介绍一下杜甫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杜甫一生分四个时期:35岁之前,壮游时期。这个时期的杜甫由于出身名门,且生活优裕,所以意气风发,一心想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伟大理想。《望岳》就写于这个时期;35—44岁,困居长安时期;44—48岁,陷贼与为官时期。生活贫困之至,狼狈至极,而官僚贵族却奢侈至极,骄横至极,生活折磨了杜甫,但也使诗人更加看清了现实的黑暗和统治者的罪恶。《石壕吏》《春望》写于这个时期;49—59岁,漂泊西南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生活艰难,杜甫基本靠朋友的救济。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忘不了国事,忘不了人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此时。
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这些古诗时,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讲解一下,而不愿意花些时间把杜甫的生平这种“废话”讲解一番,把这些古诗做个简单的串联,那么即使学生能够死记住,可能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至于对于杜甫伟大人格的领悟,那就好比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了。
四、“废话”的适当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上课效率
语文学科的教学,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既不能像理化一样随时做个实验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无法如数学一般经常做份试卷來占有学生,更不能梦想像政治一样索性来个开卷考试。所以语文老师要想吸引学生,只有靠自己的一张嘴。
江苏盐城中学李仁甫老师在执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一番朗读之后,他用整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徐志摩、林徽茵以及陆小曼的恋情,末了,他说:人们都说《再别康桥》是抒写诗人对母校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我看他表达的,其实是对流逝的岁月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一种心痛,大家课后看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据课后调查,有80%的学生在周记里记下了对这节课的感悟,并且对“林情徐意”进行了评述,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学生把徐志摩的书集和有关徐志摩的评论都找来读了。而我们很多老师也上过这篇课文,而且有的老师还把课文作了详细的分析,但结果呢,除了会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外,几乎没产生什么激情。没激情怎可能向前面的学生那样去读徐志摩的其它作品?不读徐志摩的作品又怎能全面了解徐志摩?不了解徐志摩又怎能去分析《再别康桥》?因此,李仁甫老师产生的教学效应,,就在于那一堂课的废话。
五、“废话”的适当讲解会从另一个角度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要交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要想给学生一桶水,你自己必须是常流水。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语文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其实也是缺点)。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提高45分钟的效率,要提高45分钟的效率就得紧紧抓住学生,要想抓住学生就得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老师的那张嘴就必须能够口吐莲花,而要达到这个要求,老师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得高。教师素养提高了,最直接的受益的者其实还是学生。完成了这个循环,那就真的做到了“教学相长”了。
六、“废话”的适当讲解同时也是一个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育学》明确指出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向师性。
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够做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对于古诗文能够信手拈来,将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怎样的影响?我想就算不能做到学生以你马首是瞻,至少也能让他们多少产生一点读书的兴趣,再不济总能让他们每天认真听你一堂课吧。另外,我们这里所谓的“废话”,其实很多多是伟人,名人的事迹,而这些人物往往具有榜样的作用,从而对学生形成一个品德教育。
话,本身并没有有用和无用之分,这就好比剑永远是双刃的一样,关键就看你怎么看,怎么用。用得好,用得巧,废物也能变成宝;用不好,再好的东西也只能是暴殄天物。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的教学中适当地讲些“废话”,最终一定能够使学生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同时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